高雄亞灣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動土 侯西峰:看好商辦潛力
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表示,目前臺積電已帶動北高雄經濟發展,南高雄則靠亞洲新灣區翻轉,南北都能平均發展。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亞灣區公辦都市更新再添里程碑!繼特貿三基地北基地今年4月底動工,南基地南6月動土,南基地北今日也正式動土,三案總投資金額達858億元。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今出席動土典禮,大力稱讚高雄具強大商業辦公室潛力,市長陳其邁將臺積電帶來高雄後,南北高雄的商辦需求大增,前景一片看好。
「高雄商機不用講啦,從陳其邁市長帶着半導體團隊來,軟體、硬體各大公司都來啦!」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表示,目前臺積電已帶動北高雄經濟發展,南高雄則靠亞洲新灣區翻轉,南北都能平均發展;他坦言高雄幾十年來都沒有辦公室市場,如今辦公大樓市場起飛,高雄已有明顯A辦市場潛力,現在很多單位都已經找不到辦公室了。
侯西峰表示,全臺灣第一流的辦公室都在高雄,不管是智慧建築、綠建築都在發展,和過去傳統建築不一樣,他也不擔心現在各界一直蓋商業大樓會「供過於求」,國揚建設本來就是以豪宅起家,現在只是把豪宅改成豪華辦公室,再融合許多種休閒娛樂設施如健身房等,不只加強硬體,也會同步優化軟體,強化品牌力、競爭力。
高雄市府攜手臺電公司與星紀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今日舉行動土,該案總投資金額達237億元,總開發樓地板面積約5.8萬坪,將於2031年陸續完工,該區位在亞灣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內,市府認爲可高效結合5G AIoT、智慧產業聚落和高端國際金融中心,將是南高雄最具發展潛力核心區。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特貿三基地早於2015年即由臺電自辦地上權招商,歷經3次招商未有斬獲,市長陳其邁於2020年就任,重新檢討市場意願、投資誘因等,以公辦都更於2021年3月底公告招商,同年11月完成評選,「三案揮出高雄大型公辦都更漂亮一擊全壘打」,目前3個基地總投資金額突破860億元,可說「十年磨一劍」,實屬不易。
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本案將於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興建一棟3層商場與二棟48層住商大樓,打造緊密且多功能的複合式開發格局。完工後,市府與臺電公司將共同分回約1.2萬坪商辦空間及權利金,可望與鄰近高雄軟體園區及特貿三其他兩案串聯,形成完整科技產業聚落,吸引優質企業與國際團隊進駐。
吳文彥說明,特貿三南基地北案在C棟規劃設置466坪「5G創意交流中心」,同時設置共享空間及大型公共健身中心,預計取得黃金級智慧建築與銀級綠建築標章。全案建蔽率59.95%、綠覆率超過75.8%,並將捐贈3組公共自行車,基地臨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規劃約181坪街角廣場,並於臨成功二路側建築退縮10米,串聯南基地南綠化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再透過立體通廊連結北基地及南基地南,營造人本環境。
高雄市府攜手臺電公司與星紀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今日舉行動土,該案總投資金額達237億元,總開發樓地板面積約5.8萬坪。圖/高雄市都發局提供
「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將於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興建一棟3層商場與二棟48層住商大樓,打造緊密且多功能的複合式開發格局。圖/高雄市都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