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資族存200萬頭期買公寓 糾結:該買幾樓?

▲房價高漲,不少人轉戰中古公寓,不過沒有電梯的公寓該挑哪一層,始終是購房族最糾結的難題。(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房價高漲,不少人轉戰中古公寓,不過沒有電梯的公寓該挑哪一層,始終是購房族最糾結的難題,有近期想購屋的小資族透露,手頭有200萬元現金,目標是400多萬元的高雄公寓,該買哪一樓層,讓他陷入選擇困難,信義房屋專家表示,依個人需求選擇。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7/臺灣人瘋買日本房! 永居權?高報酬?專家揭最大陷阱

該名小資族透露,他手上約有200萬元現金,看準近期房價修正,想進場撿便宜,預計入手1間總價約400多萬元的高雄老公寓,規劃先出租,若整間出租1萬元,初估投報率也有3%。

但是公寓沒有電梯,高樓層要爬樓梯太累,怕租客爬到懷疑人生,低樓層又怕潮溼、管線等問題,讓他陷入選擇困難。

信義房屋高一區協理周清源表示,以實價登錄行情來看,公寓1、2樓因爲免爬樓梯,或爬1層樓相對可接受,因此單價相對最高,若公寓1樓可開店或有可停車空間,往往十分搶手,且1樓通常有店面的溢價空間,比2樓要貴個3成,釋出量也不高,通常公寓可售物件的市場流通比例,1、2樓相比,仍以2樓爲大宗。

▲公寓1、2樓因爲免爬樓梯,或爬1層樓相對可接受,因此單價相對最高。(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尤其公寓沒有電梯,「2樓確實兼具實用與市場性」,轉手速度快,出租市場接受度也高。周清源分析,整體來看,老公寓沒有絕對的「最優樓層」,關鍵還是在於使用需求。想出租,2樓好租又好賣;想兼營業或停車,1樓最實用。

不想爬太多層樓梯又重視價格,3樓CP值相對較高,不失爲在房價與實用性的折衷選擇。至於4~5樓因爬樓梯有益身體健康,有「健身公寓」之稱,爬愈高房價愈便宜,相對經濟實惠,就看購屋族的需求。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7/臺灣人瘋買日本房! 永居權?高報酬?專家揭最大陷阱

信義房屋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