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綠人」僅設3成 議員:六都倒數
高雄市近6千處號誌化路口,設置「小綠人」行人號誌的路口不到一半。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有5803處號誌化路口,設「小綠人」行人號誌約僅3成,今年上半年行人交通死亡數20人,議員質疑每年編2千萬元、年增100處行人號誌,增幅過慢,無行人號誌的路口導致汽機車、行人同時穿越,釀右轉車道回堵,行人事故屢見不鮮。交通局說,明年預算增加3倍,設300處行人號誌。
今年2月鳳山區許姓女子在新富路過馬路,因該處無行人號誌,當場遭車輛撞飛倒地,又遭後方另輛轎車輾過,全身多處骨折,送醫不治。7月苓雅區79歲老翁穿越成功一路、永興街口馬路時,遭轎車撞擊送醫不治。
2022年高雄行人號誌1235處,佔全市號誌化路口21.2%,每年約成長4%。交通局今年上半年設置40處路口行人專用號誌,針對醫院、商圈及高齡者經常出入場所等90路口設置大型行人專用號誌。預估今年底將新增達1867處,佔比32.05%。
警方統計,今年1到6月行人死亡20人,相較去年同期增加5人、較前年增加9人。市議員蔡武宏發現,市府行人號誌經費長年不足,每年均編列2200萬元,年增100處行人號誌,設置比率在六都排名第五。
蔡武宏說,無裝設行人號誌路口近4千處,綠燈時汽機車和行人會同時穿越路口,大量欲右轉車輛因禮讓行人而造成壅塞,尤其在尖峰時段右轉車道會有大量車輛回堵,引發民怨,若設置行人號誌並透過行人早開、行人專用時相可避免此問題,高雄進度相較落後,應增加預算加速建置。
交通局長張淑娟迴應,過去臺灣被指是行人地獄,政府大力改善人本交通措施,高雄先前因着重行車號誌,行人號誌比率偏低,3年前開始加速建置,明年預算增至6600萬元,可設300處。
市議員陳慧文認爲,若以每年新增300處計算,「要補完近4千處的行人號誌缺口,恐需耗時超過13年」,市民恐無法接受。
張淑娟表示,2030年設置率有望突破65%,後續推動行人專用、行人早開時相,優化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