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娃娃機亂象 夾物換珍稀陸龜

臺灣消保協會在暑假期間實施「高雄娃娃機大調查」發現不少爭議,包括多數業者未依規定張貼許可文件、食物有效期限不易辨識等問題,甚至還有業者以點數累積方式兌換珍稀陸龜。(洪浩軒攝)

近年來娃娃機臺興起,且玩法愈來愈多元,成爲許多民衆閒時娛樂活動之一,但臺灣消保協會在暑假期間實施「高雄娃娃機大調查」,發現不少爭議,包括多數業者未依規定張貼許可文件、食物有效期限不易辨識,甚至出現以點數累積兌換珍稀陸龜等玩法,要求高市府加強稽查。高市府迴應,將不定期派員稽查,若查獲違反規定會依法裁罰。

當今娃娃機臺盛行,夾取物除原本的娃娃、公仔外,業者也將零食納入保證取物,於是出現很多新開的娃娃機零食場,且店面一間比一間大。臺灣消保協會趁暑假期間實施「高雄娃娃機大調查」,共調查高市31間大型與中型店面,從中發現多種亂象。

消保會表示,調查的店家中,僅5家業者有依規定張貼經濟部取物機臺許可文件,其他26家都沒張貼,比例超過8成。而有貼許可文件的5間店家中,也出現張貼文件過小且模糊不易辨識,或非每個機臺都張貼等問題。

臺灣消保協會資深主任黃琞傜說,零食場娃娃機店愈開愈大,依消保會統計,店家超過5成都是食物機臺,但調查中仍有超過25%店面機臺沒有標明食物保存期限,另約有1成機臺是更換內容物,但外面標示的保存期限沒有更改,此舉恐有食品安全疑慮。

此外,娃娃機放置代夾物也是新玩法,除了可以代夾物兌換冰淇淋、海鮮等需要冰箱保鮮的食品外,業者也把主意動到寵物上,此次調查就發現4間業者推出夾物換烏龜的玩法,甚至出現豹龜等珍稀陸龜。

律師蔡明哲指出,如果利用夾娃娃機直接夾取活體動物,可能違反動保法,若業者在店內用飼養箱展示讓客人兌換,在存放環境與飼養上可能會有虐待動物的疑慮,且利用夾娃娃機來販售保育類烏龜,也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嫌疑。

高市府經發局表示,依「高雄市自助選物販賣業管理自治條例」規定,應張貼經濟部評鑑非屬電子遊戲機的文件,違反者請業者限期改善,不改善者依法裁處最高3萬元,後續將加強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