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三民公園工程擬「砍林蔭大道61棵樹」爆民怨 市府緊急調整

高雄市三民公園第一期改造工程被環團指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後續經協調,指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三民公園佔地5.1公頃,過去常有街友、聚賭、環境不佳等狀況,高市府斥資4千萬做第一期改造,但環團發現工程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嚴重破壞森林景觀,後續經高市議長康裕成協調,公園處確定改爲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成功保住林蔭大道。

佔地5.1公頃的三民公園,鄰近高醫、捷運後驛站,公園中心設有民主言論廣場,早年有「民主聖地公園」之稱,不過涼亭、座椅和圖書館週圍常遭街友佔據且隨處便溺,另有長者疑似聚賭,導致許多民衆不敢帶孩子去,親子共融功能大爲降低。高市公園處爲此斥資4千萬做第一期改造工程,以中軸景觀爲優先改造範圍,增設棚架、步道外,也增加排水、照明、微滯洪功能。

不過,森林城市協會表示,三民公園是個充滿林蔭的森林公園,近期公園改建卻被民衆發現,要爲了營造草皮與花園景觀,竟將61棵大樹砍除,尤其公園最美的中軸線小葉欖仁林蔭大道被砍得最兇,在炎熱的高雄更顯不妥,工程中的排水與電力系統打掉重做,更可能造成大量樹根的挖掘破壞,導致樹木染病,增加風倒危險性。

高雄市議長康裕成昨邀集市府討論協調後,提出結論表示,公園綠色隧道(中軸)的樹木均不移除,僅移除隧道外圍的危木、生長不良共20棵,因此原規劃移除61棵共保留41棵,三民公園是居民休憩核心綠,也是城市民主歷史的重要見證,市府投入經費改善值得肯定,但必須兼顧生態與景觀,確保林蔭大道與大草坪並存。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今帶領當地民衆舉牌抗議,他對於僅針對危木、生長不良或影響維修與救災通行的20棵會移植表達肯定,但說公園步道、雨水花園、土丘與水電規劃設計,涉及危害超過20棵樹木樹根健康,應重新調整保護樹根,落實樹木工程保護,避免樹病與樹倒,同時公告公園變更設計給大衆知悉。

高市公園處表示,三民公園工程以中軸帶爲主,面積約1.75公頃,規劃階段分別召開2次公民參與說明會,改造內容以提供微滯洪、基地保水,增加防災功能並規劃大草坪,原規畫移植61棵樹木,主因爲樹木有傾斜、斷頭、安全性之虞和牴觸維修及救災動線,後續經討論,原則保留中軸帶樹木,移植過小、生長不良、斷頭或死亡危木,施工期間亦將配合現場喬木位置,調整結構性設施,以維護既有樹種存活,確保中軸帶視覺景觀的完整性。

高雄市三民公園第一期改造工程被環團指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後續經協調,指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三民公園第一期改造工程被環團指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後續經協調,指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三民公園第一期改造工程被環團指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後續經協調,指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三民公園第一期改造工程被環團指要移除公園中軸「綠色隧道」共61棵小葉欖仁,後續經協調,指移除外圍生長不良的危木20棵。記者宋原彰/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