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楠梓設水資源中心 居民憂汙染

高雄楠梓水資源中心去年通過環評,昨辦施工前說明會,居民對於選址及污水處理流程還有不少疑慮。記者徐白櫻/攝影

臺積電進駐高雄,高雄市政府規畫高雄煉油廠楠梓水資源中心處理工業及民生污水,並供應再生水。但後勁居民對過去高煉廠污染有不愉快經驗,不滿水資源中心距住家太近,且擔心雨天偷排污水。經發局表示,會24小時與環保局連線監測,並以密閉式設施減噪、增加距離等方式因應。

佔地7公頃的高煉廠污水處理場舊址轉規畫楠梓水資源中心,每日最高處理量7萬公噸。經發局昨在聖雲宮舉辦施工前說明會,經發局長廖泰翔強調,居民擔心運轉噪音,所以水資源中心會往北撤,機電設備往東南移動,未來廠房與社區距離從190公尺擴大至210公尺,再加大隔離綠帶,並採屋內型設計,氣味不會溢散,噪音更容易隔絕,會比新竹科學園區更好。

「市府偷懶,不該直接蓋在舊污水處理場上面」,居民指選址嚴重錯誤,應該要修正。廖泰翔說,水源收集要考量重力流,跟地形、地貌有關,現址最適合。

秀昌、仁昌及瑞屏等里長也說,不良工廠常趁雨天偷排廢水,臺積電排放水很毒,河川魚只會死光光,誰保證未來不會偷排。且污水管很長,「看見臺灣」影片下的紅色後勁溪讓大家印象深刻,若排放中途滲漏如何處理?規畫單位迴應,臺積電製程廢水會在廠內處理後再進入水資源中心,另從污水放流前到廠區進流井、放流井,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監測內容會公開在電子看板上。

議員黃文志表示,過去中油污水廠常產生異味及偷排,所以居民特別在意;且居民不可能特別去公告地點看監測看板,建議增加看板數量。

高市水利局在北高雄規畫橋頭及楠梓兩座水資源中心,預訂2025年底及2028年底完工,未來配合楠梓產業園區建廠期程逐年增量提供再生水,預計2026年供水3.5萬噸、2028年5.5萬噸、 2029年7萬噸、2030年11萬噸,供量將大於臺積電3座廠6.5萬噸再生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