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旅遊變數學考題?」興華國小老師神操作 學生考試彷彿再出發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國小四年級學生日前戶外教育到高雄走讀,導師林益誠巧妙將戶外教育相關活動設計爲數學期末考內容,包括旅程及搭車、用餐時間,全都變成考題。圖/興華國小提供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國小四年級學生日前戶外教育到高雄走讀,導師林益誠巧妙將戶外教育相關活動設計爲數學期末考內容,包括旅程及搭車、用餐時間,全都變成考題,除少數學生粗心計算錯誤,幾乎全班都答對,還有學生說,一邊考試一邊回憶旅程,「好像又重新旅行一次」。
興華國小四年級學生日前剛結束高雄戶外教育活動,返校緊接着期末考,沒想到旅程內容出現在數學考題中,如「四年甲班從6月4日7時45分離開學校,到高雄進行兩天一夜的學習之旅,在6月5日16時回到學校,請問這趟旅程共花費了幾日幾小時幾分鐘?」、「林恩跟同學在上午7時35分到飯店一樓享用早餐,他們用餐時間花了50分鐘,請問他們吃完早餐時,有沒有超過行程表預定的時刻?」等題目。
學生林永哲說,這次數學考去高雄之旅的時間算法,覺得很有趣,考試時候回想一下過程,好像又重新旅行一次,透過這次旅行與答題也學會看時刻表和票價,以後出遊不需要一直問爸爸媽媽了。相關題目多數學生幾乎都能正確答題,僅少數學生因粗心答錯。
林益誠老師說,他通常會把最近學校活動,或是學校環境等放進評量中,讓學生在評量時候不只是寫考卷,而是有感同身受的感覺,這次數學命題與課程「時間計算」單元相關,讓學生在考試中回顧旅程過程,提升學習興趣與生活應用能力。
興華國小教導主任張憲銘表示,每次評量審題時看到林益誠老師的考題都會會心一笑,例如他曾以學校舉辦釣蝦與夜市體驗活動結合「距離的加減與比較」單元,讓學生運用實際經驗解題;也曾透過參訪麥寮社教園區,搭配數據統計單元,運用歷月參觀人數進行「四捨五入至千分位與萬分位」練習;又或在教學「長條圖」時,蒐集全校老師的汽車品牌進行統計分析,讓學生覺得有趣且貼近自身生活。
張憲銘表示,他深刻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將學生的生活放入考題中,充分體現108課綱所強調的素養導向教學,讓學生測驗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枯燥乏味,而且非常有感,是生活即教材的最佳實踐。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國小四年級學生日前戶外教育到高雄走讀,導師林益誠巧妙將戶外教育相關活動設計爲數學期末考內容,包括旅程及搭車、用餐時間,全都變成考題。圖/興華國小提供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國小四年級學生日前戶外教育到高雄走讀,導師林益誠巧妙將戶外教育相關活動設計爲數學期末考內容,包括旅程及搭車、用餐時間,全都變成考題。圖/興華國小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