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聯誼年砸百萬成效差 遭批「爲辦而辦」女生被叫來湊數

不少民衆爲了能認識更多異性,會參加聯誼活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高市議員鄭孟洳今(23)日質詢痛批,公部門聯誼活動「爲辦而辦、毫無新意」,年輕人興趣缺缺,男女比例還嚴重失衡、女生被叫來「湊數」。(翻攝自高市議會網站)

高市府年砸百萬辦聯誼,遭疑成效卻不彰。高市議員鄭孟洳今(23)日質詢痛批,公部門聯誼活動「爲辦而辦、毫無新意」,年輕人興趣缺缺,男女比例還嚴重失衡、女生被叫來「湊數」,建議結合音樂祭、運動賽事等方式吸引未婚民衆參與。對此,民政局長閻青智坦言,有改進空間,承諾將檢討活動形式。

鄭孟洳指出,高雄市未婚人口超過113萬人,佔總人口逾4成,顯示單身族羣的交友需求龐大。然而,公部門辦理的聯誼活動參與度低落,去年652名參加者中,25至29歲年輕族羣僅佔14%,主力反而是35至39歲民衆,「活動內容連我看了都覺得沒吸引力,年輕人一聽到是公家辦的就覺得無聊」。

值得一提的是,預算逐年攀升,成效卻未同步提升。鄭孟洳攤開數據指出,112年花費57.9萬元辦9場活動,平均每場6萬多元;113年支出164萬元辦13場,平均每場12萬元;114年更花費112萬元僅辦8場,平均每場高達14萬元,她質疑「活動1年比1年貴,成效卻沒有提升,這些錢真的花在刀口上了嗎?」

高市議員鄭孟洳今(23)日要求公部門檢討單身聯誼形式,應該更多元、有創意。(翻攝自高市議會網站)

鄭孟洳建議,民政局應打破傳統思維,積極與臺鋼雄鷹、大港開唱等高雄指標性活動合作,讓聯誼者有「共同語言」。她舉例,臺鋼球賽中有球迷舉「我單身」毛巾意外促成配對,證明結合共同興趣更能拉近距離,有相同愛好纔有話題,不用侷限於民政局從頭到尾自己辦,可以在大型活動設攤位辦配對,既省經費又有創意。

對此,閻青智答詢時稱,已嘗試羽毛球、保齡球等多元形式,但坦言「政府部門能做的有限」,強調應鼓勵民間自主辦理,公部門扮演協助角色。不過,鄭孟洳反駁「我要的是市府的積極程度,主動去談合作、提供資源,而不是推給民間自己辦」。

閻青智才改口稱,會檢討、加強搭配其他活動。至於這些聯誼活動經費不完全是用公務預算,還包括跟廟宇、其他社會團體募款而來,另也要跨局處一起推動鼓勵青年成家、生育,「不是說我辦了幾場,然後高雄的結婚人數就能夠顯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