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浪犬追入海中攻擊人 訓犬師點出動機「3情況要立刻離開」
記者賈沐蓉、李依融/採訪報導
高雄市永安區76歲蔡姓男子在海中遭浪犬攻擊致死,事發過程引起熱議,寵物行爲訓練師唐榮基表示,其實犬隻的攻擊行爲有跡可循,推測這起事件動機可能是保護地盤等資源,或是曾被驅趕或受過傷,進而學會「先動手才安全」。
蔡姓男子3日下午前往鑽石沙灘游泳,卻遭3只流浪狗追入水中攻擊致死,流浪狗的攻擊行爲令許多人擔憂。唐榮基說明,狗的攻擊行爲其實是一個行爲進程,整體稱爲「侵略行爲(Aggression)」,而這個行爲分爲2階段,分別是攻擊前的溝通訊號,接着可能伴隨真正的攻擊行爲(Attack)。
▲犬隻在攻擊前往往會有「溝通訊號」,先嚇阻對方。(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在攻擊前的溝通訊號階段,狗會透過一連串的肢體語言或聲音表達「請不要靠近我」,例如咆哮、露牙齒、毛豎起、身體僵硬、死盯、假咬等,用來嚇阻對方、化解衝突,而不是立即造成傷害。若是這一階段的警告被忽略,或是過去的經驗讓狗覺得「警告沒用」,那狗可能會直接撲咬攻擊造成傷害。
唐榮基認爲,多數的狗並非一開始就想咬人,而是在溝通失敗或高度緊張的狀態下,纔會採取攻擊行爲。這次永安區狗羣追人、跳入海中咬人的狀況,顯示已經從警戒進入主動攻擊,推測動機可能是在保護地盤等資源,抑或是曾被驅趕或受過傷,導致學會「先動手才安全」。
▲犬隻有可能因以往的經驗認爲「先動手才安全」。(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唐榮基說,在水中狗的攻擊效率的確會變差,例如游泳時無法用力撲咬、咬合穩定度會變差,「但如果狗還是選擇跳下水攻擊,那表示牠的動機已經非常強烈,連水的阻力都無法讓牠放棄。」然而人在水中的行動力更差、防禦能力也變弱,因此在水中遇到這樣的情況,受到傷害的風險也可能增加。
唐榮基表示,其實狗在發動攻擊前常常會先「提醒別再靠近」,但人類往往會忽略警告。他舉例,狗死盯着你看身體僵硬、低吼或齜牙、尾巴高舉但不搖或緊貼後腿,這些都是「攻擊前的警告行爲」。此外有時狗會假咬,或是衝上來又退後,這其實是在猶豫是否發動攻擊。
很多人會覺得狗狗搖尾巴是親人的表現,不過唐榮基說明這可能是誤會,「其實有些情況搖尾巴只表示『情緒激動』,不代表好感,也可能是在警戒。」
▲犬隻搖尾巴有可能並非親近的意思,只是表達情緒激動。(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那麼遇到狗對自己吠叫或靠近,該怎麼做比較安全?唐榮基建議,必須放慢移動速度並保持冷靜,切勿直視狗的眼睛,對狗來說這是一種挑釁,「不要突然轉身或奔跑,這可能會激發牠的追逐本能,如果有包包或外套,可以放在自己跟狗之間。」對於一般民衆來說,要準確分辨狗是否真的具有「敵意」其實很困難,但唐榮基也分享一些「風險升高」的情境,例如狗越靠越近、身體僵硬、持續死盯你看等,這些都是需要立即離開的訊號。
▲若犬隻缺乏社會化,或有過被懲罰的經驗,有可能以「兇」的方式來自我防禦。(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唐榮基在訓犬生涯中也遇過不少會咬人的狗,但他認爲這些狗狗大多不是「天生壞」,而是缺乏社會化,不知道怎麼跟人或其他狗互動,或是有被懲罰、欺負的經驗,學會用「兇」來保護自己,「在這些狗狗的經驗中,不出手就沒辦法保護自己」。
面對這樣的狗狗,唐榮基建議要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幫助牠們重新建立對人的信任,並透過訓練讓牠們學會新的應對方式,在以往的經驗中,這些狗狗其實都可以有進步。唐榮基表示,不見得每一隻狗都能變得非常親人,但在正確的引導訓練下,大多數都能變得穩定、可預測,「對於有經驗的家庭來說,這樣的狗是可以被接納的。」
▲訓犬師經常會面對有攻擊背景的狗,但大部分能獲得改善。(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面對有攻擊背景的狗,唐榮基仍會嘗試協助牠適應家庭生活,通常會採取以下步驟。
一、 找出牠攻擊行爲背後的原因:包括害怕、過度警戒、資源防衛等,並避免讓牠反覆暴露在這些刺激中,以防牠一再練習「用攻擊解決問題」的模式。
二、 給予牠空間與選擇權:不強迫牠互動,讓牠知道牠可以選擇靠近或保持距離,這樣會幫助牠降低防備心。
三、讓飼主學會讀懂狗的溝通訊號:包括壓力指標、警告行爲等,避免因誤解而強迫牠進入高壓情境。
▲適當的運動、安全休息空間等都能協助狗狗調整壓力,減少以攻擊的方式作爲發泄管道。(示意圖/CFP)
四、從行爲層面瞭解狗的需求:是否有足夠運動、是否有安全空間、是否因健康或環境因素壓力過大,透過調整生活型態來降低牠的整體壓力。
五、在專業正向訓練師的協助下,進行減敏與行爲改變訓練:重點是循序漸進、設定可控制的距離與強度,讓狗慢慢建立新的反應路徑。
六、千萬不能用打罵或威嚇方式對待狗:那隻會讓狗更防衛,甚至更激烈地反擊。像「要當牠的老大」「讓牠服從」這類觀念,其實對這類狗來說常常是火上加油。
▲狗狗若是建立起安全與信任感,往往能變得穩定融入家庭。(示意圖/CFP)
唐榮基解釋,這些步驟不是要把狗「變乖」,而是幫助牠在這個家庭中建立起安全感與信任。多數狗只要生活有規律、壓力夠低、環境穩定,是能夠變得穩定並融入家庭的。
針對此次高雄犬隻攻擊人的事件,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指出,流浪狗羣聚是因爲有人餵食,今年已在該區捕捉51只流浪犬,呼籲民衆不要餵食,也會加強取締餵養流浪犬製造髒亂的行爲。
▲高雄市動保處加強流浪狗巡查捕捉,也呼籲不要餵食。(圖/記者吳奕靖翻攝)
更多訓犬知識請追蹤「寵物行爲訓練師 - 唐榮基 Howard」,臉書傳送門、IG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