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機場旅客恢復疫情前9成 陳世凱承諾增航線便利南臺民衆

高雄機場去年上半年旅運量已達225萬人次,達到疫情前同期的91%,周航班次也恢復98%。(任義宇攝)

立委許智傑、李昆澤、邱志偉向交通部長陳世凱爭取,盼中央能考慮在高雄興建24小時新國際機場,強化南臺灣產業、觀光競爭力。(任義宇攝)

臺灣虎航今(30)日舉辦高雄直飛濟州島首航活動,交通部長陳世凱在活動開始前,趁此行南下機會,視察高雄機場設施及改建進度,陳世凱說目標要提升機場服務品質,並推出更多航線讓南臺灣鄉親出國不用再借道桃園,而立委許智傑、李昆澤、邱志偉則期盼中央能考慮在高雄興建24小時新國際機場,強化南臺灣產業、觀光競爭力。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日南下視察高雄機場設施及改建進度,目標要提升機場服務品質,並推出更多航線讓南臺灣鄉親出國不用再借道桃園。(任義宇攝)

陳世凱在參加虎航首航儀式前,到高雄機場視察場站設施,交通部觀光署署長陳玉秀、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何淑萍、高雄航空站主任傅耀南、立委李昆澤、許智傑、邱志偉等也到場,傅耀南透過簡報指出,高雄機場去年上半年旅運量已達225萬人次,達到疫情前同期的91%,周航班次也恢復98%。

傅耀南表示,高雄機場今年已新闢包含重慶、福岡、濟州等航線,另有臺灣虎航仙台、美國聯合航空東京-舊金山航線會在7月陸續開航,星宇航空也已進駐整建機場貴賓室,有待好消息傳出,而機場已啓動880億元改建前期工程,在此期間會陸續優化機場商業設施,提升機場服務品質。

許智傑提到,今年旅客人數也明顯回升許多,機場要給旅客最好的服務,高雄機場恢復得相當快速,相關設施規畫也得跟上腳步才行,高雄機場除要透過改建翻新整體服務設施外,也應考慮興建能24小時起降的國際機場,才能兼顧未來臺積點等高科技產業發展。

李昆澤說,雖然高雄出國玩的旅客逐步恢復,但日本、韓國到訪高雄旅客卻有些許衰退跡象,交通部仍應持續盤點事宜地點規畫新機場,但也要注意到風向、聯外交通、地質狀況等問題,如日本關西機場啓用30年就遭遇到地層下陷問題,無論新機場還是舊機場改建,都要讓機場服務跟上國際水準。

邱志偉則認爲,高雄機場改建過程因半半施工,恐壓縮到既有營運空間,可以考慮將國內航廈轉化爲國內、國際線共用的第二航廈,分攤舊航廈量能,降低施工衝擊,也可考慮在新航廈中,優化商務艙旅客快速通道,讓商務客能多加選擇從高雄到發。

何淑萍坦言,交通部雖有在盤點地點進行討論,但因新建機場茲事體大,目前暫無合適方案出爐,會持續優化現有機場設施同時,謹慎評估任何可能性,至於國內線轉化爲共用航廈、快速通道等建議,會納入研議,看是否有機會優化新航廈設計。

陳世凱在視察後表達,高雄機場目前在880億元新機場完工之前,務必會持續提升機場設施服務品質,高雄機場航線數量也持續增加,除持續拓展新航點外,目標是要讓南部鄉親出國不必再借到桃園,並整合南臺灣觀光資源,促進國際觀光客來臺。

陳世凱也說,在改建期間因爲機場要邊用邊改,交通部會思考如何提升有限空間使用效率,至於24小時新機場部分,陳世凱認爲與「環島高鐵」雷同,現階段要興建會面對從預算、技術等多方面挑戰,會持續與地方意見、專家尋求未來有突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