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霍爾的移動城堡」阿伯匿跡多年 原來患這病醫院曝他現況

高雄新堀江商圈聞人「霍爾的移動城堡」阿伯,其實身陷思覺失調症多年,銷聲匿跡這幾年原來已悄悄重返社會。圖/劉潤謙醫師提供

曾推着滿車回收物浪跡街頭、在網路鄉民有「傳說人物」之稱中年男子阿華(化名),其實深陷思覺失調症多年,幻聽、被害妄想長期干擾他的生活,直到一次街頭搶紙箱衝突後,被強制送醫,迎來人生轉折。經診斷接受治療,已逐步穩定,終結多年漂泊,如今能在安置機構生活,現靠簡單工作維持生計。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指出,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神經傳導異常所致,常見幻聽、妄想、情緒暴躁等症狀,該病與中邪無關,若未及早治療或中斷用藥,反覆發作將損傷大腦、影響社會功能。

依據國際治療「Maudsley處方」指引,第二代長效針劑應列爲初發患者的第一線用藥,最好在住院時即轉換使用,降低復發風險。

國內醫界一致推崇長效針劑,健保署自2022年啓動「長效針劑專款政策」,凱旋醫院率先響應,2024年院內長效針劑使用率達33.2%,第二代長效針劑處方比例較政策上路前成長約7成,成果已投稿至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學院年會。

周煌智強調,愈長效的劑型,不僅穩定病情,更可減少急診與再住院,降低醫療支出。國內研究顯示,每3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病人一年平均住院天數減少25天,醫藥支出下降近5成。

「目標不只是出院,而是迴歸生活。」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蔡景宏指出,長效針劑能提升服藥順從性,避免忘記或拒絕服藥。國際研究也發現,住院時若及早使用並持續施打長效針劑,可降低再住院率12%,並提高病患就學、就業比例。

凱旋近年更引入AI智能醫療機器人,結合智能標籤技術導引與流程追蹤,陪伴病友從診間到藥局、注射站,確保即時施打長效針劑,過去常有病友「領藥不打針」或直接離開,如今透過科技介入,注射即時率提升至100%,且有效降低醫護人力消耗,粗估醫護陪同時間每日減少130至325分鐘,每年減少18萬克碳排放。

成人精神科醫師劉潤謙回憶,阿華剛入院時,言語與情緒混亂,對外界充滿敵意,「很多人只看到他衣衫不整,卻不知道他是病人。」阿華與家人早已失聯,經醫療團隊介入,接受心理治療、長效針劑注射與生活技能訓練,並嘗試參與社區活動,重拾人際連結。

回顧過去阿華在街頭流浪,打赤膊、推着堆滿回收紙箱、傢俱車子穿梭新堀江大街小巷,曾是高雄的奇景之一,被戲稱「霍爾的移動城堡」,是當地的聞人,原來銷聲匿跡的這幾年已悄悄重返社會,他找到洗碗工的工作樂在其中,目前住在安置機構,生活收入穩定。

周煌智則是呼籲正視思覺失調症,鼓勵病友及早就醫、持續治療,在正確時機使用長效針劑,配合心理與社會功能復健,就能協助病友找回生活節奏,他期盼有更多患者像阿華一樣,走出疾病陰霾,迎向重生。

高雄市凱旋醫院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思覺失調症病患,施打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呼籲正視思覺失調症,鼓勵病患及早治療穩定病情,重返社會。記者郭韋綺/攝影

領藥機器人只限定醫護人員操作,提升醫療安全性及注射效率。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凱旋醫院引進領藥機器人引導病患注射長效針劑,病人感覺有VIP備受重視尊榮,有助提升施打率,現階段注射率達100%。記者郭韋綺/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