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環保局大樓建「綠牆」 每年減碳3600公斤、省電7700度
高市府環保局以身作則並強化環保形象,不僅深入調查局本部建物本身耗能,近期更實施大樓外圍整建工程,準備打造一面「綠牆」,完工後預計每年可減碳3600公斤,並省電約7700度。(洪浩軒攝)
爲了以身作則帶頭減碳,位於高雄鳥松區的高市府環保局不僅深入調查局本部建物耗能,更將打造一面「綠牆」,預計今年底完工,預估每年可減碳3600公斤,並省電約7700度。對此,民代肯定環保局帶頭節能減碳的作爲,但也希望加強宣導,將環保觀念紮根到每位市民生活當中。
環保局於2023年首度實施「建築能源效率評估」,且在2024年啓動局本部碳盤查,統計排碳量共666公噸CO2e,更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查證,結果顯示,主要排碳來源爲用電,佔比66%,也成爲建物改善的依據。
環保局指出,照明部分,已全面將建物燈具由舊式日光燈換爲高效率平板燈,部分更採感應式燈具;空調部分,局本部2棟建物冰水主機均已完成汰換,搭配可視化監測系統,遠端了解運轉狀況,每臺約可節電9.9萬度,節電19%,另外,電梯也實施更新,導入變頻控制、電力節能再生、梯間連動系統,減少無效運轉,降低用電量。近5年局本部用電量逐步降低,2024年已較2020年節電29萬度。
此外,環保局目前亦着手啓動大樓外圍牆面綠化工程,不僅綠美化環境,更可降低建築室內溫度約1.52度,預計每年可減碳3600公斤、節電約7700度,工程預計年底完工。環保局將持續規畫能源管理系統、機車充電站、備用冰水主機汰換、光電等措施,期望持續往低碳建築目標邁進。
高市議員許採蓁認爲,環保局透過工程帶頭減碳值得肯定,但除了單一建築改善外,希望相關作業可以擴及市轄的所有機關,也盼市府可以加強宣導,將節能減碳的環保觀念紮根到每位市民生活當中,這對於高雄邁向淨零會有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