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寮美濃稻米「空包彈」災情曝光 邱議瑩會勘求救援

正常稻穗因穀粒飽滿會自然下垂,高雄市大寮區稻田間卻可見稻穗筆直站立,一摸竟是空的,宛如「空包彈」,顯示未成功結實。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一期稻作進入收割期,大寮、美濃等主產區近期卻傳出「空包彈」現象,稻穗未結實、收成大減,不少農民反映損失恐減半。立委邱議瑩今天上午前往大寮區會勘,實地瞭解災損,並與農業局、農改場等單位研商補救對策。

邱議瑩說,農民反映田間稻穗雖然站得筆直,但一摸就是空的,顯示授粉失敗,無法結穗。「正常稻穗會因爲穀粒飽滿而下垂,現在卻都直挺挺的,沒有米粒」她表示,大寮與美濃爲高雄兩大稻作產區,合計面積約3700公頃,災情嚴重,需協助農民減損。

中莊裡長曾承豐說,今年4月13日的寒害是主因,造成大量稻穗變成「空包彈」,農民原本一分地可收1500臺斤,今年最慘的僅收約700斤,「損失實在太大」。他說,農業課雖通知每公頃保險理賠2萬元,但實際成本難以回本,「一分地理賠2000元,不夠工錢,農民看在眼裡,替老農流淚」。

一名大寮農民無奈表示,四月中後氣候劇變,影響稻穗發育,今年收成普遍僅900至1000斤,甚至更低,「這不是管理不好,是天氣影響,保險賠償又不夠,真的做白工」。

高雄市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近來氣候異常影響稻作發育,農業局已會同農改場與農友保持密切聯繫,掌握各區狀況。政府已推動水稻收入保險,正進行產量採樣與評估,作爲理賠依據,若達災損啓動門檻,將依規辦理救助。

農糧署南區分署主任陳士成說,基本型保險與天然災害救助,1公頃理賠上限皆爲2萬元。而加強型保險損失達5%即可理賠,門檻遠低於基本型的20%,且依基準產量與實際產量差額乘以價格計算,更貼近實際損失。他呼籲農民多加利用。

陳士成強調,加強型保險中央補助五成、高雄市政府府補助三成,高雄的農民僅需自付兩成,平均每分地保費約80元,「這是政府協助農民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

針對農民關注的保險宣導與涵蓋範圍,邱議瑩建議,河川地種稻亦應納入保險保障範圍,並由農會及農糧署積極宣導加強型保險,避免農民在災損發生後求助無門。

高雄市大寮區稻穗未能結實,田間出現大量「空包彈」,農民憂心收成大減。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大寮區農民向立委邱議瑩反映,近期一期稻作出現「空包彈」現象,稻穗未結實、收成銳減,恐影響整體產量與收入。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一期稻作進入收割期,大寮、美濃等主產區傳出「空包彈」災情,稻穗未結實、收成大減。立委邱議瑩今上午前往大寮區會勘,實地瞭解農民災損情形。記者王勇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