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寶珠溝漂浮惡臭物 居民盼整治
高雄市三民區寶珠溝靠近民族一路孝順橋附近河道,不時有大量漂浮物堆積產生濃烈異味,讓鄰近上百戶居民難以忍受。(任義宇攝)
高雄市三民區寶珠溝一處水泥攔河堰附近,當地里長反映,在上月中旬開始,攔河堰後方河道常見髒到發黑的漂浮物,並飄散異味,讓附近百戶居民難忍,且剛清完2天又堆滿,抱怨高市府沒有根治措施,民代希望市府徹查是否有非法排放,並提升上游污水接管率以保障周邊住戶權益。對此市府迴應,除加強稽查外,也會評估調整擋水牆設計,以減少漂浮物堆積。
三民區灣興里長張文青指出,在愛河支流的寶珠溝靠近民族一路孝順橋附近,有設計約半公尺高的水泥攔河堰,在近日雨水較少時出現大量漂浮物堆積,在太陽曝曬下飄散濃烈異味,讓附近居民難以忍受,且漂浮物數量多,打撈2天又堆滿,讓居民健康受到影響。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表示,孝順橋一帶住戶不只汛期飽受淹水之苦,現在又面臨漂浮物惡臭,在9月7日請高雄市水利局協助清除漂浮物,不到2天就又堆滿,盼市府除加強稽查上游是否有非法排放外,也應儘快提升整體污水接管率,保障周邊住戶權益。
對此,高雄市環保局說明,寶珠溝主要收集沿線民生污水,截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而漂浮物是水中藻類或菌類死亡後浮起,經過太陽曝曬後產生異味,而該區屬愛河水污染管制區,環保局將加強上游沿線稽查,若有異常排放,將依違反水污法第30條規定,裁處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
水利局則說,寶珠溝攔河堰爲2019年所建,目的在調節及控制水位,以減少底泥外露曝曬後的臭味,該處經里長反應異味後,已再針對截流設施進行清理;而上游污水接管率約7成,目前於寶泰等7裡持續施工,提升接管率改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