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百艘廢棄漁船移往興達港拆除 在地轟黑箱:拒絕高汙染產業

市議員邱俊憲質疑,興達港周邊的茄萣區民衆對於拆船表達強烈反彈,如今中央「直接」覈定興達港再做拆船,資訊不透明之下強逼當地接受高污染行業。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旗津拆船廠因抗議停工半年,前鎮遠洋漁港停放近百艘漁船等待拆解,日前海洋局長石慶豐表示中央已覈定茄萣區興達海基海洋產業專區將轉型臨時拆船廠,解決燃眉之急,但市議員邱俊憲質疑事先未開地方說明會,強逼地方接受高污染產業,議員李亞築更怒批「旗津人不要,爲什麼茄萣人就要?」要求市府表態,堅決反對拆船業進入興達港。

漁業署推動遠洋漁船減船計劃,高雄登記汰除80艘大釣及魷釣漁船,因旗津區3家修造船廠頻繁作業衍生噪音、污水及垃圾問題,居民抗議下,從5月停工至10月,另加其他報廢船隻,約百艘漁船暫置前鎮港。海洋局長石慶豐表示,行政院上月已覈定興達海基的海洋產業專區7000多平方公尺將設立臨時拆船廠,2027年完成67艘漁船拆解。

市議員邱俊憲質疑,興達港周邊的茄萣區民衆數十年前就能中央曾評估在興達規劃拆船區,而表達強烈反彈,如今中央「直接」覈定興達港再做拆船,未與地方事前說明時程和影響,資訊不透明之下強逼當地接受高污染行業,未來市府恐會遇到更激烈抗爭,「土石方之亂已遭北高雄民衆反對,市府憑什麼認爲拆船業能直接進入興達港?」

市議員李亞築表示,拆船造成噪音、粉塵、油污、生態等污染已遭旗津居民反對,今年5月甚至發生拆船過程失火,停工後目前全市有118艘廢棄漁船,但中央卻執意以專案方式將拆船移至茄萣興達港,省略環評、監督機制,基達海基原是風力發電場,轉做高污染產業應經過用地變更,更嚴格審查,「旗津不能做,難道茄萣就可以做嗎?」

李亞築表示,茄萣人一定會抗爭到底,高雄市府站在人民立場,爲避免污染高雄市土地環境,應擋在第一線,表態拒絕拆船業進入當地,「茄萣已有高風險的發電廠,如今又要再度接受高污染的拆船,所有不要的東西都放在北高雄!」邱俊憲也說,前鎮漁港廢棄漁船雖已困擾許多,但最終去化過程應尊重在地心聲,取得折衷解決方式。

「這個部分我們疏漏了。」海洋局長石慶豐坦言中央漁業署和能源署經評估後,目前核定將已未使用的興達海基海洋產業專區轉作臨時性拆船基地,僅將漁業署收購的漁船拆除後,初步以港內16艘廢棄船舶爲主,拆完即不再使用該區拆船,市府目前僅與當地漁會溝通,未直接向民衆說明拆船作業影響,後續將持續加強溝通,並會蒐集地方意見向中央漁業署表達。

市議員李亞築表示,中央卻執意以專案方式將拆船移至茄萣興達港,省略環評、監督機制,「旗津不能做,難道茄萣就可以做嗎?」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