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撤銷書法專業,傳統藝術學科何以存在?
近日,山東大學發佈《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專業設置及調整情況》,宣佈撤銷包括書法學在內的10個專業,同時暫停招生27個本科專業,新增工程軟件、運動訓練2個新專業。這一消息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高校專業調整和文科專業發展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山東大學校區(圖源網絡)
據瞭解,山東大學此次撤銷的專業涵蓋了書法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包裝工程等多個領域,而暫停招生的本科專業包括金融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熱門專業。校方表示,此次專業調整旨在優化學校學科佈局,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衆多調整專業中,書法學專業的撤銷尤爲引人注目,作爲一門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學科,書法學專業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漸受到挑戰。
近年來,文科專業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着不同程度的困境。哈佛大學本科生學院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門課程,其中絕大多數爲文科專業。美國、英國、韓國等國家的部分高校宣佈取消歷史、文學、藝術等“實用性”不強的專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五分之四的成員國報告顯示,過去10年人文學科的入學人數都在下降。對這一現象,有人認爲人工智能(AI)衝擊是主要誘因。但也有分析指出,這是學科設置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正常調整。在就業方面,文科畢業生也往往處於劣勢。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失業率最高的10個專業中,有高達8個屬於文科與藝術類專業。
(圖源:搜狐·四象工作室)
在國內,高校專業優化調整也屢見不鮮。2024年,四川大學擬撤銷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廣播電視學等31個本科專業布點;蘭州大學擬撤銷藥物製劑、中藥學、教育學3個本科專業布點;重慶交通大學擬撤銷地理信息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3個本科專業布點等。此次山東大學撤銷書法學專業,也是這一輪高校專業調整浪潮中的一部分。
書法學專業作爲一門傳統文科專業,就業面相對較窄,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文化機構、教育領域等,崗位數量有限且競爭激烈。此外,書法學專業在招生中也面臨一定困境,考生更傾向於選擇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傳統藝術院校,而非綜合性大學的書法專業。但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着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其傳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東大學撤銷書法學專業,雖是基於現實就業與資源優化考量,但從文化傳承角度而言,這一決策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唐寅《鉛華夢》
有專業書法人士建議,在文化傳承與專業發展的天平上,高校需要精準把握平衡。一方面,可嘗試在保留書法學專業的基礎上,與其他專業交叉融合,如與數字媒體技術結合,開拓書法數字化傳承與傳播的新路徑;另一方面,積極與文化機構、中小學開展合作,建立實習與就業基地,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升專業的實用性。
長遠來看,高校專業設置調整應是動態且具有前瞻性的過程。不僅要契合當下就業市場需求,更要兼顧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通過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書法學專業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實現學科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雙贏。
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 卞唯偉
綜合整理每日經濟新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環球》雜誌、搜狐·四象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