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來襲,易躁易怒?當心“情緒中暑”!
來源:海報新聞
溫度不斷加加加,氣溫切換“一鍵入夏”。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9日至22日,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西部、陝西關中等地日最高氣溫可達37℃至40℃,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到或超過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
而隨着氣溫的轉變,不少人開始變得提不起勁、情緒焦躁。正應了那句“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有心理研究表明,氣溫與氣溫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主觀情緒體驗。這可能是因爲直接暴露於高溫環境會使人體感受到高溫壓力和疲憊感,降低生理上的愉悅感,進而影響其積極情緒體驗。當氣溫過高時,人們可能會產生壓抑、憤怒、痛苦等心理感受,進而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炎熱的季節,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會明顯增強,大約有10%的人會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爲的異常,這就是“情緒中暑”,心理學上也稱爲“夏季情感障礙”。
小滿將至,暑氣蒸騰,炎炎夏日的“燒烤模式”已經初見端倪,不論是爲了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防暑降溫都要提上日程了。
關注天氣預報和高溫預警信息,合理安排戶外時間,注意防暑降溫。高溫天氣下,科學補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飲用常溫白開水或淡鹽水,避免一次性豪飲或飲用冰水刺激腸胃,可適量補充綠豆湯、檸檬水等電解質飲品;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爲主,多食用西瓜、黃瓜、苦瓜等富含水分的瓜果蔬菜,避免貪涼食冰及高油高糖的燒烤油炸食品;物理降溫可選擇寬鬆透氣的淺色棉麻衣物,並隨身攜帶小風扇、清涼噴霧等降溫工具,用溼毛巾擦拭手腕、頸部等部位幫助散熱;
四招實現“心理降溫”
針對高溫引發的情緒問題,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給出如下四點建議:
調整作息:適當減緩工作節奏,保證充足睡眠,特別要重視午休。
靜心養神: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通過冥想、輕音樂等方式平復心緒,想象清涼場景幫助“心理降溫”。
情緒管理:建立“情緒回收站”機制,通過運動、傾訴等方式及時宣泄負面情緒。
適度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游泳等輕度運動,注意控制時長和強度。
總之,熱浪蒸騰的酷夏就要來臨,通過上述心理建議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情緒中暑”,用更加健康的心態,迎接熾熱的夏天,縱使窗外蟬鳴,也有平淡的心境啜飲一杯綠茶。
(海報新聞編輯荊雅琪 綜合自光明網、健康杭州、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