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入伏!暴熱“連擊”,局地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本週高溫+入伏

多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9℃至43℃

南方降雨減少減弱 東北華北需防雷雨

未來西北太平洋將有颱風

可能於中旬後期影響我國

黃色預警!

吉林、廣東等地局部發生地質災害風險較高

長江重慶萬州段洪峰過境 水位上漲至160米

2025年7月14日

本週高溫+入伏

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9℃至43℃

7月以來,我國高溫天氣頻現。本週,高溫熱浪還將掀起一輪高潮,本週日(7月20日)將正式入伏。

中央氣象臺今晨繼續發佈高溫黃色預警,預計,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及北疆沿天山一帶、內蒙古西部、寧夏中北部、陝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大部、山東中西部、河南、安徽大部、江蘇南部、浙江大部、湖北、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貴州東部、四川盆地、重慶等地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新疆吐魯番盆地、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大部、山西西南部、陝西關中、湖北北部和西部、重慶大部、四川東部、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陝西關中、河南中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局地可達40℃以上。

明後天(15日-16日),高溫的範圍和強度將達近期鼎盛,勢力範圍從華北直抵華南。河南、河北南部、陝西關中、山東西部、湖北西部等地成爲高溫核心區域,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至43℃,山東西部、河南等局地有挑戰7月同期紀錄的可能性。

大城市中,鄭州、西安未來6天高溫都將全勤,其中鄭州今明天都可能達到40℃或以上,明天最高氣溫或達42℃,挑戰當地最高氣溫紀錄(43℃,1966年7月19日)。

白天酷熱,夜晚也很悶熱,本週黃淮等多地最低氣溫可接近或達到30℃,同期少見。像鄭州未來6天最低氣溫基本維持在28至30℃,炎熱晝夜不歇。

隨着高溫向南擴展,南方多地夜溫也隨之升高,重慶、武漢、南昌等地明後天最低氣溫都將接近或達到30℃,悶熱全天候待機。南方溼度更大,體感更熱,需警惕中暑。

南方降雨減少減弱

東北華北需防雷雨

今明天(14日-15日),南方降雨繼續減少減弱,北方的東北、華北、黃淮等地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雨出沒。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14日),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吉林東部、雲南南部、廣西大部、廣東北部和西南部、福建中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海南島東北部、西藏中部和東南部、臺灣島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明天(15日),內蒙古中部、吉林東北部、遼寧東北部、山東中東部、福建南部、雲南南部、廣東中東部、廣西西部、西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山東半島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氣象部門提醒,南方降雨雖然逐步減少,但前期華南等地部分地區降雨累計量大,地質災害具有滯後性,仍需注意做好防範工作。東北、華北今明天多陣雨或雷雨天氣,公衆請隨身攜帶雨具,注意防雷、避雨。

未來西北太平洋將有颱風

可能於中旬後期影響我國

7月13日凌晨,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生成。未來,“百合”將向日本東部沿海靠近,對我國並無影響。不過展望後期,據中央氣象臺中期預報,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還將有1至2個颱風生成,並可能於中旬後期影響我國東南部海域。

黃色預警!

吉林、廣東等地局部發生地質災害風險較高

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7月13日18時聯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2025年7月13日20時至14日20時,吉林東部局部、廣東中部局部和東南局部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黃色預警)。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做好地質災害防禦工作。社會公衆及時關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謹慎前往地質災害預警區域。

黃色預警區內人員,要隨時關注預警信息變化,注意附近警示標誌,避免在溝谷、斜坡、陡崖(坎)等高風險地帶逗留。

長江重慶萬州段洪峰過境

水位上漲至160米

受近期降雨和上游持續漲水影響,截至7月13日11時左右,長江萬州段水位上漲至160米。當地海事、航道等部門強化監管,確保安全度汛。

爲讓洪峰順利過境,7月12日,萬州海事、航道以及水文等部門出動海巡艇,執法人員現場監管,強化橋區、危險品作業區、停泊區現場巡查,利用電子巡航對轄區重點水域實施全方位24小時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