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新任董座史哲 提升交通圈行銷力
史哲公職生涯27年,轉戰臺灣最重要交通動脈高鐵任董事長,未來營運成績受矚目。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高鐵公司新任董座史哲6月中旬上任,政務官出身的他,累積公職生涯約27年,但因過去並無交通專業背景,讓這樁人事受到質疑,如何在臺灣最重要交通動脈的營運上,也繳出優異成績,是這位於文化領域有着赫赫戰功大將的最新挑戰。
史哲的父親是教改急先鋒、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史英,他曾自述受父親影響,才走上爲民服務這條路。最拿手的歌曲爲音樂劇「南北戰爭」經典曲目「Tell My Father(告訴我的父親)」,這首歌,講述一名戰士展現護衛鄉土決心,在戰死沙場前強調自身沒有逃跑,以表達對父親及國家的掛念。
攤開史哲從政經歷,早年是前臺中縣長廖永來機要,2004年擔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部前身)勞工保險局總經理,之後隨陳菊進入高雄市政府,先後擔任新聞處處長、文化局局長、副市長等要職。
由於曾在影視圈打滾、擔任製片,瞭解文化產業發展痛點,史哲接任高雄市文化局長後,接連提出住宿補貼、整合性窗口等政策,不僅銀彈奧援,也提供劇組直接協助,讓高雄從被稱作「文化沙漠」的重工業城,搖身一變成爲國片「痞子英雄」、「KANO」及諸多臺劇取景地點,翻轉城市印象。
在操盤文宣、行銷方面史哲頗有才幹,是綠營公認的「點子王」,近年在社羣平臺頗受關注的駁二特區、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港開唱,以及多場跨年活動,都有他操刀的影子。
他也於2023年被延攬進入中央擔任文化部長,2024年再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主責督導文化部、教育部、客委會、故宮等,備受執政黨重用。
政壇人士描述史哲的領導風格,以治軍嚴明著稱,個性嚴厲且強勢。剛接掌文化部即促成產業期待十餘年的「文創投資抵減」,修法杜絕黃牛,同時積極推動族羣主流化,強調「臺灣內容」等。儘管外界對於政策評價不一,但他勇於任事、追求效率的治理風格仍深植人心。
如今受高層欽點,史哲由文化圈降至全新交通領域,交通部長陳世凱期許他發揮行銷能力,提升高鐵旅客體驗、運輸文化,也借重昔日地方治理經驗、協調溝通能力,在高鐵南延「高雄方案」方面發揮專長。
近年高鐵公司穩健成長,但作爲臺灣西部走廊重要交通運具,在公司治理面向,仍須面對引進新車、調漲票價等潛在挑戰。史哲的座右銘是「保持開放性,才能創造無限性」、「專心追求卓越」,未來他將如何拿出成績單,讓公司營收、獲利、EPS等營運數據上再創佳績,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