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票好難搶!乘客數上看8000萬 為何會暴增?哪一段最擠?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蔡立勳 研究.林綺薇】
每到返鄉旺季就要準時搶票,連平常週末自由座都擠爆。高鐵從過去營運不善,到近年乘客數創新高,還持續增班因應。爲什麼大家愈來愈常搭?搶不到票的問題有解嗎?
背後原因在於搭乘人次不斷增加。根據臺灣高鐵統計,在南港站開通後全線通車隔年,2017年進站總人次爲6057萬,此後持續成長,僅有新冠肺炎疫情的3年內短暫下跌。2023年國境解封后,高鐵進站人次創新高,來到7309萬,2024年很可能上看8000萬。
3個逆轉關鍵,從運量差到創新高
事實上,高鐵營運初期,曾因高估運量、民衆不熟悉高鐵等因素,導致運量較差,營收不如預期,多次面臨財務危機。透過增資、延長特許期限等做法,才逐漸改善經營體質。
如今讓高鐵運量得以反轉的關鍵有三。
一是透過各項優惠方案養客羣。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分析,隨着臺中、新竹、臺南等地與臺鐵共構的車站陸續啓用,聯外交通網成形,加上高鐵通車後,針對各族羣推出優惠票價,如大學生方案、高齡人士打對摺等,逐漸養出固定客羣。
其次是高鐵縮短全臺距離成一日生活圈,逐漸被視爲通勤代步工具。臺灣高鐵分析,自由座旅客較多的超尖峰時段,除了週末及連假,上下班通勤時段也是其一。若看高鐵定期票銷量的前3名區間,分別是「臺北至桃園」、「臺北至新竹」及「板橋至桃園」。
從數據上觀察也確是如此。高鐵各站的進站人次以今年前10個月與2017年同期相比,桃園、臺中、新竹的進站人次增加最多;若看增幅,桃園也以54%位居第三。
專營不動產,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衞觀察,高鐵桃園站所在的青埔重劃區與雙北地區相比,具有房價替代效果,生活機能也愈來愈好。從桃園搭高鐵到臺北約20分鐘,時間、回數票票價都在可接受範圍,有些企業會補貼員工交通費,讓年輕族羣選擇類似青埔的重劃區居住,逐漸成爲主流。
第三,高鐵通車17年至今票價未變也是誘因。高鐵當初爲了改善財務,通過增資方案的同時也凍漲票價,在萬物皆漲的時代,高鐵票價反而顯得相對親民。尤其短程區間更明顯。
因應需求,增班、買新車、精進維修
爲提升運能,高鐵2023年與日立東芝聯盟簽約,購買12組日本新幹線最新車種N700S提出的新世代列車,最快於2027年投入營運。新車廂可望有雙層行李架,每個座位也附有插座。
從2022年至2024年7月,高鐵已5度宣佈常態性增班,每週多了87班,共有1103班車次,連續假期也有短期機動增班。中期計劃則是適時啓動常態增班及短期增班,檢視自由座車廂配置數;車站也會視現場需求,臨時增開全車自由座的加班車,高鐵現行車隊規模仍有增班空間。
爲因應增班空間,高鐵從2016年起精進列車維修時程。即便擴增維修量能,高鐵運量負荷仍愈來愈沉重。「不是隻有高鐵應該要做什麼,而是臺鐵、客運、高鐵,在這個廊帶服務的業者,大家要有功能地分工,」黃柏森強調,這有賴政府從整體公共運輸路網角度通盤規劃。
【延伸閱讀】
爲什麼現在30歲的人沒有「大人樣」?無房、不婚族暴增的背後
《魷魚遊戲2》概念股暴跌30% 深度解析:Netflix如何害韓劇變難看
臺灣IKEA世界最創新,瑞典都來學!獨創「鯊鯊」贈品怎麼來的?獨家專訪執行長
常春藤名校社會學家:如果你希望孩子成功,別說一種話
輝達攜手臺灣AI軟體公司!APMIC創辦人吳柏翰 爲何黃仁勳、嚴凱泰都看好?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