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遭陸外交官威脅斬首 紐時:戰狼外交回歸
近日中日關係緊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日中日關係緊繃,日相高市早苗因「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言論,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隨即針對她發佈「斬首」言論,這場風暴突如其來地終結了高市早苗與中方短暫的「蜜月期」。對此,有專家認爲,這是戰狼外交回潮的明顯跡象。
《紐約時報》指出,高市上任不到一個月,纔在上月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兩人當時還親切握手、微笑合照。
該事件同時也終止中國近年逐步淡出的「戰狼外交」。這種在習近平2012年上臺後成形、具有強硬對抗與挑釁意味的外交作風,近年原本已顯著減弱。
這一輪中日緊張情勢的最新爆發始於上週五,當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在國會回答有關所謂「生存受威脅事態」的提問。根據日本法律,若被認定爲此類情況,政府可動用自衛隊進行軍事行動。高市表示,陸若試圖封鎖或奪取臺灣,可能構成此類事態。
她於本週一稍作調整,表示自己的言論並非政府政策的改變。然而中國外交部並不滿意,要求她撤回相關言論,並在週四指責她「毫無悔意」。
報導指出,雖然高市的言論並未實質改變日本長期以來支持臺灣的基本立場,但她最初的表述確實突破了日本以往的原則——過去官方避免在「生存受威脅事態」的框架下明確點名臺灣。日本與其重要軍事盟友美國相似,長期奉行「戰略模糊」,對於若中國大陸採取軍事行動攻擊臺灣時日本將如何迴應,一向刻意保持模糊。
即便是前首相安倍晉三高市的政治導師、對陸立場強硬的代表人物,也曾避免具體說明日本會如何處理臺海危機。近年日本領導人多半僅重申一句模糊但意味深長的說法:「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香港政治學者、《面對中國:戰爭與和平的前景》(Facing China: The Prospect for War and Peace)作者卡巴斯坦(Jean-Pierre Cabestan)表示,本週的中日衝突是「戰狼外交回潮的明顯跡象」。他補充指出,高市早苗在國會說的只是事實,「若陸攻臺,日本不可能置身事外。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此外,針對薛劍的貼文,美國駐日本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也在社羣平臺發文迴應。他寫道:「假面又一次掉下來了。北京是時候真正表現出它口口聲聲所說的『好鄰居』樣貌——而不是一次次地說了卻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