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玉木、野田3人角力 日迎政黨輪替?
日本政壇正處於劇烈重構的關鍵轉折點。隨着自民黨與公明黨分道揚鑣,長達26年的「自公聯盟」時期畫下終點,也讓新上任自民黨總裁的高市早苗前景不明;前首相、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積極推動在野整合;而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則以中道立場設下合作門檻,「玉木首相」的呼聲頗高。三人角力成爲新政治秩序的關鍵,也決定日本能否迎來久違的政黨輪替。
目前在野三大勢力,立憲民主黨(立民黨)、國民民主黨(簡稱爲國民黨)與日本維新會正試圖尋求合作可能。野田佳彥近日呼籲,在公明黨退出後的「新政治局面」中,在野黨必須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統一候選人,以避免票源分散。
國民黨代表玉木雄一郎被視爲在野整合的關鍵人物。由於國民黨定位爲「中道改革派」,他主張在外交、安全、能源等重大政策上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不能只考慮票數,而應建立負責任的政策架構,維持國際信賴。玉木在《每日新聞》訪問表示:「我已經有成爲首相的覺悟,但想執政,就必須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負起責任」。但也因此被批評「在關鍵時刻略顯退縮,能否勝任首相值得懷疑」。
與此同時,高市早苗作爲自民黨新任總裁,原本被視爲理所當然的下任首相,卻因聯合政權瓦解而前景未卜。高市以強烈保守立場與親美色彩著稱,主張修憲、強化防衛開支及重啓核電。
野田作爲最大在野黨領袖,目前肩負推動在野陣營整合、打破自民黨長期執政的重責。他坦承政策分歧使在野整合的目標難以實現,野田對內必須平衡黨內力量,對外則必須在整合在野與保持自主間尋求妥協。他的角色在此刻像是典型的折衷人物,一方面拉攏各方,另一方面又要堅守自己黨派的核心意識形態。
如今,自公聯盟機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多方競逐的亂局。玉木若選擇與立憲及維新結盟,可能寫下日本政壇的歷史性時刻;但若談判破裂,則意味自民黨即使陷入孤立,也可能憑藉組織動員與高市個人形象,再次鞏固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