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特教AI教材首辦比賽 邀各縣市老師觀摩

高市教育局首辦2025年特殊教育AI教材比賽,11月1日於河濱國小登場,本次共徵集高市各國小近百件作品,並選出25件優秀教案。(紀爰攝)

榮獲特優的「數學領域–直直相扣的角」作者爲四維國小老師洪贊勳、林靜宜;洪贊勳畢業入行當特教老師僅1年多,教學風格活潑吸睛。(紀爰攝)

優等作品「語文領域-康軒二上語詞」獲獎者爲博愛國小老師黃薇蓉(右),她指出,數位教材的魅力在於能客製化,爲特教生搭建學習鷹架,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是教育最美好的樣貌。(紀爰攝)

高市教育局首辦2025年特殊教育AI教材比賽,11月1日於河濱國小登場,本次共徵集高市各國小近百件作品,並選出25件優秀教案,今日成果發佈會暨頒獎典禮,獲獎老師們感動說,不論紙本或AI數位教材,要設計出讓特教生學習的教案實在不容易,將繼續深耕;教育局表示,未來會持續與各校合力強化特殊教育深度,促進普通班學生、特殊生融合。

近年AI人工智慧發展蓬勃,國內教育端也致力於將教學數位化,但大多數教材皆以一般生需求爲設計主軸,特教生往往被忽略,爲鼓勵特教老師將AI融入教學,高市舉辦徵集比賽,集結轄內各國小特教老師們自行設計的教案,並選出1件特優、3件優等與佳作等共25件優秀作品,發佈會上也邀請各縣市特教老師一同參與觀摩。

榮獲特優的「數學領域–直直相扣的角」作者爲四維國小老師洪贊勳、林靜宜;洪贊勳畢業入行當特教老師僅1年多,他說,特教生常對「角度」感到很抽象,他與林靜宜老師討論後,決定用Lumio等軟體設計教案,讓學生能透過大量實體、虛擬操作,理解角的概念與大小比較。

該教案除以扣條操作與圖卡辨識使學生建立清晰概念外,也安排學生分組在教室中尋找生活中的「角」並拍照記錄,再回到教學平臺上做配對,達到圖像思考、合作學習、概念統整目標,以生活經驗連結抽象數學概念,提升特教生理解與記憶維持。

優等作品「語文領域-康軒二上語詞」獲獎者爲博愛國小老師黃薇蓉,她指出,數位教材的魅力在於能客製化,爲特教生搭建學習鷹架,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是教育最美好的樣貌;她也強調,數位教材雖然是趨勢,但紙本教材還是有價值,2者必須交替使用,才能強化學生記憶。

教育局專委張紋誠指出,此次比賽獲選的教材都很優秀,充分展現特殊教育教材「多元呈現」的靈活性,甚至普通班教師也能參考此模式,並實施差異化教學,達到「普特合作」目標,未來也將持續與各校合力強化特殊教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