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任首相後中日關係變化 分析:可能先惡化後趨穩定
高市早苗若出任日本首相,中日關係將如何發展備受關注。(歐新社)
外界關注強硬派的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如果出任首相,中日關係、甚至日本與周邊國家關係走向。分析認爲,她的外交政策可能延續安倍晉三的總體思路,爲了避免挑起對抗,會推行務實平衡的外交政策。中日關係可能會先惡化,後趨於穩定。
聯合早報報導,日本慶應大學政策管理學院教授神保謙分析,在高市的領導下,中日關係無疑將面臨考驗。但鑑於日本與中國的經濟相互依存,以及維護地區穩定的現實需要,她可能在上任初期避免挑起對抗。「可能的局面是,她言辭強硬,但實際行動卻剋制。她在臺灣和安全問題上或許會有更尖銳的言辭,但在貿易和區域經濟框架方面仍會繼續保持參與。」
日本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王怡光教授認爲,就像安倍時期的情況一樣,中日關係可能先出現惡化,然後再趨於穩定。尤其是如果高市在就任初期去參拜靖國神社。不過,她最近在競選期間已經收斂了言辭,她上任後會如何選擇還有待觀察。
大陸學界則聚焦高市早苗首相之位能做多久。觀察者網報導,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認爲,不管高市早苗個人意識形態多麼強烈,日本經濟界、政府官僚、各省廳以及自民黨內部,不會任由一個右翼領導人把日本經濟帶入困境。
如果中日關係斷絕,日本經濟將無法走出困局。日本不可能一邊企圖遏制中國、刺激中國,另一邊又想在經濟發展上仰仗中國,一旦當上首相,高市早苗就必須做出選擇。「如果中日關係處理不好,她的首相之位恐怕也坐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