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經濟學 衝擊臺傳產、機械業
圖爲一名男子走過顯示日本日經平均指數和日圓兌美元匯率的螢幕。(路透)
高市早苗可能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學者認爲,若高市早苗的經濟政策是維持弱勢日圓、促進出口導向的話,對於我國傳產、機械工具業來說,就會比較辛苦,業者面對關稅、匯率的雙重競爭壓力恐怕更要自立自強。
國內金控業者分析,高市早苗政策立場,包含提出國家投資與稅額抵減帶動企業投資與薪資上調,屬於擴張的財政組合;過去高市早苗曾經批評日銀升息過快,近期表態強調會以政策草擬方向、日銀決定手段模式傾向與日銀協調,並不急於大幅升息。
經濟安全與產業政策上主張強化投資審查與關鍵供應鏈的保護,同時推動國家情報中心、提升國防能力;外交政策延續日美同盟爲核心,搭配國防投資,提升會社情報與整合能力。
外界認爲,高市早苗政策路線上偏向「親臺」,有利臺日未來合作。但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則認爲,政治政策是政治,但是經濟發展、策略上仍是各自努力。衆所周知,日本的機械工具CP值較高,可使用的期限確實比較長。
過去臺灣的機械、工具機可透過「較便宜」價格,勉強與日本業者競爭,但隨着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日本的對等關稅確實比臺灣優惠。臺灣目前對等關稅20%疊加,邱達生認爲,臺灣談判想要降至15%確實有困難。
對等關稅原本就對臺灣傳產、機械與工具機產業不利,若高市的經濟策略是維持弱勢日圓、促進日本出口導向,對於我國傳統產業、機械與工具機業者而言恐怕將是更大的競爭壓力。
邱達生表示,傳產業者需要考慮另闢市場外,也可思考部分市場,例如印度、南亞、東南亞地區正在崛起,需要大量的機械、機具,是值得開發市場。至於未來臺日經濟合作,他認爲仍在科技產業,尤其日本通常是上游提供高階材料給臺灣,這方面可以深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