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博愛路機車格遭車道包夾 惹民怨
高雄市博愛路雙向部分道路增設自行車道,形成機車格「夾」在自行車道與一般車道間的奇景,引起熱議。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博愛路雙向部分道路增設自行車道,形成機車格夾在自行車道與汽車道間的「奇景」,機、汽車族及單車族都抱怨,機車停車危險、汽車因路幅縮減而塞車加劇,民衆酸「智障設計是否爲了消化預算」,交通局指是參考國外案例設置,會依據車道使用情況再調整。
高市博愛路是市區南北主幹道,市府近期續畫設自行車道,引發熱議。交通局說明,博愛路推動行人、自行車適度區隔,2年前即參考國外案例設置1段自行車道,今年藉路段重鋪再畫設自行車道,串聯高雄火車站、愛河之星成爲都會節能減碳自行車道,同時提升人、車安全,未來是否廣爲畫設,會評估可行性。
陳姓市民說,博愛路拓寬後交通稍改善,但多出來的路幅用作自行車道,塞車恐加劇;店家則說,人行道旁變自行車道會影響貨車裝卸貨,且單車多騎在人行道、騎樓上,專用道使用率很低。不過王姓市民說,自行車與人行道分流更安全。
議員鄭孟洳肯定市府推動綠色運輸政策,但希望道路規畫應考量所有用路人需求,確保行車、停車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議員許採蓁指區分行人及單車是好事,民衆騎乘習慣需跟上法規和道路設置纔可能改善。
樹德科大流通管理系副教授陳佳宏說,博愛路自行車道設計並非高雄首創,其他國家也有類似作法,以車輛代替實體阻隔,保障自行車騎乘安全,快車道駕駛視覺感受道路縮減進而減速。民衆因習慣改變有疑慮,相信感受到設計立意後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