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標線不夠抗滑 騎士自摔多

去年高雄發生3322件機車事故,標線抗滑力不足是原因之一,市議員方信淵建議,市區所有道路標線抗滑係數應提高至65BPN以上。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多數道路標線抗滑係數爲50BPN,與彩色標線65BPN相比略低,去年全市3322件機車事故,騎士轉彎時因標線抗滑力不足發生車禍是樣態之一,屏東市2年前宣佈道路標線一律提高爲65BPN,高市議員呼籲高雄也跟進,針對易肇事路段先畫設。

「全市所有標線防滑係數都符合規定」,高市交通局表示,標線提高抗滑係數成本不低,因此易肇事地點或慢車道會適度採第二型65BPN畫設,降低車輪輾壓打滑機率。但提醒大衆,機車不像汽車定期檢查,易忽略胎紋,市府會提醒騎士注意定檢,避免因爲胎紋不足發生打滑。

高市5年前修改標線施工規範,規定第1型熱處理聚酯標線抗滑係數由45BPN提升至50BPN,第2型爲65BPN以上,但市區多數道路標線仍是50BPN,曾有一名40歲女子騎車行經光華、一心路口後打滑,全身摔傷瘀青,事後質疑路面「箭頭指標」太滑,請求國賠。

市議員方信淵指高雄機車事故,標線抗滑力不足是原因之一,建議市區標線抗滑係數應提高至65BPN以上。

屏東市長周佳琪有感於下雨天騎士機車胎況不佳或胎紋不足,行經標線時容易打滑自摔,老舊翻新道路或新鋪道路的標線防滑係數比照日本標準一律提高,她認爲,成本雖增加3倍,但佔總工程金額不到1/10,「道路行車安全還是比較重要」。

臺灣交通安全協會表示,日本使用噴射融入式標線,柏油路紋理不會有太多變化、易排水;臺灣使用熱拌漆或冷塑標線塗在路上,整片漆蓋住柏油形成新表面導致不易排水,摔車機會才提升。屏東市2年前即宣佈,市區道路翻修,標線防滑係數一律提高爲65B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