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惹怒特朗普 華爾街“聲援”:關稅引發的通脹衝擊即將來襲!
財聯社8月14日訊(編輯 卞純)近日,高盛因預測關稅將引發消費者通脹加劇而遭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炮轟,但在華爾街投行中,持這種觀點的遠不止高盛一家。
儘管投資者對週二相當溫和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喜聞樂見,但經濟學家預計,關稅對通脹的最大影響尚未到來。
隨着關稅生效前的囤積的商品庫存減少,實際關稅稅率攀升,以及企業不願承擔關稅帶來的更高成本,經濟學家普遍認爲,在今年剩餘時間裡,消費者將越來越多地感受到通脹衝擊。
高盛硬剛特朗普
高盛10日發佈報告認爲,截至6月美國消費者已承擔22%的關稅成本。隨着越來越多企業轉嫁關稅成本,預計到今年10月,美國消費者承擔的比例將達到67%。
週二,美國總統特朗普猛烈抨擊了高盛的這份研報,稱其對關稅的相關預測“錯了”。他還在“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高盛經濟學家“應該換人”,集團首席執行官應該改行做“打碟師(DJ)”。
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週三在接受採訪時爲這份研報進行了辯護,並表示該投行沒有被特朗普的批評嚇倒。
華爾街共識
在特朗普發出威脅後,業內人士稱,如果所有在關稅影響問題上與美國政府立場相悖的經濟學家都被解僱,華爾街將會空出大量職位。
多數機構認爲,隨着關稅政策明朗化及實際關稅率從年初的約3%升至約18%,物價至少將保持穩步上漲趨勢。
沒有人預測通脹會失控,更多是預計月度漲幅在0.3%-0.5%。這足以將美聯儲關注的核心通脹指標推至3%-3.5%區間。
此外,無論通脹最終如何加速,預計都不會阻止美聯儲在2025年迄今都保持觀望的情況下開始降息。經濟學家認爲,勞動力市場不斷惡化,加上人們相信通脹走勢將是暫時的,將爲寬鬆貨幣政策創造條件。
短期內,通脹上升可能抑制消費者支出並拖累今年餘下時間的經濟增長。摩根大通預計GDP受到的衝擊將“略低於1%”,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消費。
8月《藍籌經濟指標》(Blue Chip Economic Indicators)報告顯示,華爾街領先經濟學家預計下半年GDP平均增速僅爲0.85%,但較7月預測的0.75%有所上調,因部分最悲觀預測者調整了觀點,認爲“關稅制約效應將是暫時的,預計明年增長將顯著改善”。
近期的擔憂
近期令人擔憂的事件包括,“小額商品關稅豁免”將於8月29日到期,此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可以免稅進入美國。這對零售商品的打擊可能尤其大。
法國巴黎銀行指出,由於最近的調查“表明服務投入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預計漲價將不僅限於商品。
通脹粘性問題同樣重要。
克利夫蘭聯儲的粘性價格CPI(包含房租、外出就餐、保險、家居用品等項目)已顯示穩步上升,三個月年化率達3.8%,爲2024年5月以來最高。而食品、能源和汽車零部件等彈性價格通脹則低得多。
Faucher表示,儘管多數機構預計降息之路將開啓,但在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情況下,更高的通脹仍可能令政策制定者有所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