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看好:大量「存量資金」未入市 陸股仍有上漲空間
看好中國資產,高盛最新發聲:大量「存量資金」尚未入市,陸股仍有上漲空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界面新聞》報導,近期,匯豐、花旗、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等在內的外資大型投行紛紛看好中國資產。8月22日,高盛最新發布的研報稱,中國股市當前漲勢主要由散戶資金推動,但仍有大量「存量資金」尚未入市,爲市場進一步上漲提供動力支撐,尤其看好中小盤表現。
高盛研報指出,目前僅有22%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在股票和相關產品上。潛在資金流入規模超過10兆元(人民幣,下同),爲市場提供充足的增量資金支撐。這一數據表明居民資產配置結構存在調整空間,股票市場仍有較大吸納資金的能力。
高盛數據顯示,A股連續成爲淨買入最多的市場。買入倍數達到1.1倍,反映出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持續看好。技術指標方面,約10%的上證綜指成份股創下52周新高,8%的深證成指成份股同樣創出新高。
約90%的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成份股交易價格高於50日移動平均線。這一比例顯示出強勁的市場動能,表明集中度風險正在消退。市場對更廣泛板塊的信心正在增強,投資者參與面逐步擴大。券商保證金賬戶資金快速增長,7月非銀存款同比多增1.4萬億元,存款進入股票賬戶成爲重要推動因素。
8月6日,匯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發表投資市場觀點稱,在政策支持下,對A股持積極觀點,繼續看好具備高質量成長風格的板塊。
他表示,根據萬得發佈的市場一致預期,AI基礎設施、AI推動方和AI應用方這三類公司的2025年盈利增速均將較前幾年有明顯提升。預計AI的進一步普及和國產替代趨勢的深化將有望使雲業務收入加速增長。
3月,花旗將美國股票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
近日,高盛則預測,未來10年,人工智慧(AI)的廣泛普及有望推動中國上市公司整體盈利每年提高2.5%,未來一年可能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此前,摩根士丹利研報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