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讓長輩到校園豐沛「生活經驗」 強化代間教育

桃園市觀音區育仁國小善用校內承辦的觀音樂齡中心,強化代間教育,開辦以凸顯客家人的「草編與竹編」課程。(教育局提供)

臺灣已悄然邁入高齡化社會,桃園市推動樂齡教育,透過高齡者豐富的人生閱歷,不僅可以扮演學子們良師的角色,同時藉助他們豐沛的生活經驗,桃園市觀音區育仁國小善用校內承辦的觀音樂齡中心,強化代間教育,開辦以凸顯客家人的「草編與竹編」課程,讓學生們更能親老、尊老及敬老,讓高齡者的生命更具意義。

觀音樂齡中心爲了將草編與竹編技藝持續傳承,特別邀請年逾80歲的在地桃園客家百工百業藝師歐鴻金火與夫人歐王玉珠,將經驗傳承給育仁國小的小朋友, 因早期農業社會物質匱乏,舉凡家庭生活用品、農漁器具多半是就地取材,因此生活中較容易取得的竹子與稻草,便經常是被用於手作的材質,藉由年輕一輩向祖父母輩學習智慧文化的價值,並分享彼此的感受,年輕人將更能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與老者的心境。

歐鴻金火表示,爲了讓客家傳統技藝延續下去,需注入現代的新元素,並與現代生活緊密融合,才更利於技藝的傳承與發揚光大,看到小朋友認真的學習,更有動力將竹編與草編工藝技術傳承下去,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不間斷的將感動與價值延續至後人,透過老少共玩、共學與共融,並推廣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讓所有草編與竹編的傳承都蘊含着對土地的無限情感。

桃園市觀音區育仁國小善用校內承辦的觀音樂齡中心,強化代間教育,開辦以凸顯客家人的「草編與竹編」課程。(教育局提供)

桃園市觀音區育仁國小善用校內承辦的觀音樂齡中心,強化代間教育,開辦以凸顯客家人的「草編與竹編」課程。(教育局提供)

育仁國小校長張雄騰表示,未來將持續營造融入終身學習的友善環境,讓國內健康的長者因爲學習持續保持活力,不僅促進長者健康、樂活,更提升生活品質,達成樂齡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