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退燒、科技型正夯!ETF最新勝率揭曉:臺股接下來還是看AI

圖/pixabay

文.蔡武穆

7月份在外資回補的加持之下,臺股單月上漲1,286點,漲幅爲5.78%,觀察臺股被動式ETF的表現,前十強爲科技型與市值型各5檔,華南永昌投信表示,7月份在AI產業帶動之下,科技型ETF表現相對亮眼,但部分市值型ETF由於成分股中AI概念股佔比較大,表現也不遜於科技型ETF。華南永昌臺灣優選50ETF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爲收益平準金)自5/16掛牌以來,股價穩定成長,截至 8/5創下掛牌以來新高價16.67元。

華南永昌臺灣優選50ETF經理人蔣松原表示,臺灣第二季GDP年增率達7.96%,是近四年新高,主要是受惠於AI需求、出口及訂單推升。在此影響之下,7月份臺股成爲新興亞股中最受青睞的區域之一,單月買超金額達76.24億元。

觀察7月份臺股ETF的表現,整體ETF單月平均報酬爲3.84%,略遜於加權指數的5.78%,但整體來看,科技型與市值型ETF的表現都優於高股息型ETF。蔣松原認爲,未來臺股的發展還是要特別留意AI及科技題材,因此在挑選臺股 ETF上還是建議挑選科技型及市值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許多有隱含AI成分的高股息個股已經漲高,導致殖利率下滑,ETF配息也跟着降低。而未含AI成分的高息個股則上漲動能疲弱,還未彌補關稅缺口,導致部分高股息ETF未能完全填息,讓投資人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目前高股息ETF已略爲降溫,資金轉向大型權值股,如臺積電、鴻海、廣達等,推升市值型ETF熱度。

再者,由於受到美國宣佈臺灣對等關稅稅率爲20%的影響,蔣松原表示,第三季臺股恐將以區間震盪居多,指數要再大幅上漲的機率有限,但個股表現卻值得期待,像是臺積電及主要科技類股下半年業績仍具競爭力,尤其AI需求強勁、出口暢旺仍是臺股兩大利多。

蔣松原特別強調,外資已連九周買超,顯示其看好臺股後市的看法不變,但短線受到關稅及降息議題的不確定性影響,第三季指數將以震盪爲主,但第四季在AI產業的帶動之後,指數將可望持續走高,相關的ETF也將同步受惠。

※理財週刊1303期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