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首重殖利率?專家搖頭「現在胃口養壞」:5%合理、要看報酬率才對

臺股示意圖/中央社

高息型ETF的問題真是討論不完。

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平準金是什麼?這兩個項目會有用罄的一天嗎? 如果這兩個項目用罄,是否該高息型ETF就無法配息?

從前述兩點可知,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平準金是變動的,絕非一成不變。至於長期是增長或減少,這不一定。

收益平準金增長與否,隨着流入該ETF的資金多寡而變動;資本平準金就不一定增加或減少,畢竟得看更換成份股時,股價是漲是跌。

理論上,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平準金歸零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實務上發生的機率不高。

如果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平準金真的歸零,該ETF的配息是否可能跟着歸零?這可能性不是沒有,元老級的0056曾經於2010年度配息歸零,因爲2009年爆發全球次貸金融海嘯,0056成份股的股價重挫、配息銳減,導致0056於2010年無息可配。

金融危機期間無息可配,其實不用過度緊張,畢竟這不是常態,金融危機並非年年爆發,因此不必過度擔憂高息型ETF無息可配。

高息型ETF紛紛吹起降息風,不少投資人憂心忡忡、罵聲連連。

版主多次說過,投信業者透過平準金拉高配息,導致ETF殖利率居然高於成份股殖利率的扭曲現象,這完全是錯誤的做法。

很多投資人還很認真估算哪一檔高息型ETF的殖利率最高、哪一檔高息型ETF最有底氣維持高殖利率,殊不知,不論收益平準金或資本平準金都是投資人的本金(尤其資本平準金應滾入淨值,不該拿來發放),拿投資人的本金衝高配息,這是很弔詭的狀況。

如果各高息型ETF單純配發成份股的股利,領多少配多少,而不是拿收益與資本平準金衝高殖利率,就不會衍生後續問題。

如果各高息型ETF逐漸調降殖利率,降至5%、6%的合理範圍(畢竟成份股殖利率也差不多5%、6%),問題會減少很多,可惜投資人胃口被養大了。

論起配息,也不要小看市值型ETF。市值型ETF雖然殖利率偏低(0050的殖利率約3%~4%),但因爲長期股價不斷走高,在殖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配息金額理應會跟着股價攀升。換句話說,長期投資市值型ETF20年、30年,每年領取的股利總額有機會超越長期投資高息型。

高息型ETF還是有投資價值,元老級的0056上市以來的年化報酬率大約5%,雖然落後市值型,但至少贏過定存+通膨。不用特別在意領息是不是「左手換右手」,只要股利有再投入,高息型ETF的長期年化報酬率大概就是5%、6%。能接受這個報酬率,那就安心投資。

重點提示:投資最重要是看報酬率,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高殖利率絕對不等於高報酬率。

◎本文內容已獲 存股方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