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績效也能比肩大盤 六檔今年績效逾10% 臺、陸、日股皆有題材
表:高股息ETF今年以來報酬率逾10%排名。經濟日報製表
第3季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亮眼,美股、日股與臺股連番創新高,也反映在相關ETF的表現上。聚焦市面上28檔高股息ETF,今年以來僅剩下三檔爲負報酬,其餘全數轉正,但基於選股策略的差異,績效落差也不小。截至18日止,高股息ETF中有六檔報酬率逾10%,表現足以與大盤匹敵。進一步觀察可發現,績效較佳的高股息ETF多聚焦科技成長股,或是投入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陸股、日股市場。
這六檔報酬率逾10%的高股息ETF,分別是羣益半導體收益(00927)、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羣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以及中信日經高股息(00956)。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投信有三檔高股息ETF入榜,分別爲臺股、陸股與日股,展現高股息ETF產品的多元性。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今年上半年受到川普政策衝擊,致市場普遍預期「上半提前拉貨、下半年旺季不旺」。然而隨着8月對等關稅如期實施,上市櫃企業8月營收陸續公佈後,發現許多公司逆勢向上成長,其中集中兩大族羣,包含一直以來需求都非常強勁的AI供應鏈,以及上半年營運表現平平,但下半年客戶新品推出,故相對未受上半年提前拉貨衝擊,也繳出優異成績單,以蘋概股爲此類型主軸,包括臺積電(2330)、臺達電(2308)、國巨(2327),新品需求帶動供應鏈繳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好表現。
此外,日本股市創歷史新高,陸股則創十年新高,也激勵如日經高股息、中國高股息的相關ETF表現持穩向上。中國信託基金經理人施絜心指出,陸港股正處於「慢牛行情」,在中國大陸經濟動能回升、政策力挺內需與AI、港股吸引資金迴流的多重利好下,陸港股具備中期反彈與長期成長的雙重契機。投資人可透過相關ETF一次掌握中國龍頭企業,搭配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分散短線波動風險,逐步參與中國大陸市場復甦帶來的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