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工廠爆炸事故頻傳 勞動部訂危害預防指引
前年9月屏東明揚國際科技工廠發生爆炸引發大火造成10死112人傷。聯合報系資料照
從前年9月屏東明揚大火,疑因廠內有機過氧化物過量及不當儲存導致化學反應,引發劇烈爆炸及起火延燒造成6名勞工、4名消防員不幸罹難,波及上百位勞工輕重傷,到今年2月新竹遠東化纖廠又疑因熱煤油泄漏後引起火災,釀2勞工死亡、19勞工受傷,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事件頻傳。勞動部職安署爲此於2月中旬發佈「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搜整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及管控相關規範供僱主遵循。
職安署指出,重大事故發生,通常在於事業單位未能落實法規要求的「危害辨識、評估及控制」,未能有效辨識造成火災爆炸危害因素,因此爲了協助中小事業單位針對易發生火災爆炸的設施及作業或環境,有效評估火災爆炸潛在危害因素、確認現有防護設施的適切性及有效性,這次編撰了「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提供中小事業單位應注意事項,避免再發生重大災害事故。
職安署職安組組長朱文勇說,指引是一個標準程序的訂定,從管理面上做危害辨識、有效預防,像是火爐、加熱裝置、化學設備、高壓氣體等高風險設備,這些設備可能會在作業過程引發如熔斷、熔接等危害,因此在設備跟作業面如何做管理,風險評估並在執行面落實程序、甚至緊急因變都須逐一檢視。
此外,朱文勇說,今年勞動檢查方針也強化火災爆炸高風險工廠檢查,預計檢查1000多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