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餅老舖第四代 研發金門愜意甜點
金門老字號「長合餅舖」第四代黃朝翔(左)與妻子楊雅倫(右)把自家閩式古厝整修成甜點工作室,目前正研究陸客口味搶攻市場,讓大陸民衆也能「愜意」品嚐金門創意甜點。(於家麒攝)
金門榮湖畔後浦頭聚落,隱身於閩式古厝中的「愜意」甜點工作室,老闆黃朝翔正是沙美老街「長合餅舖」的第四代,從小耳濡目承襲了父母的中式糕點,長大學的卻是繽紛多樣的西式甜點,走上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烘焙人生。
黃朝翔從小跟着長輩學作軋車餅、寸棗糖、糕仔等家喻戶曉的金門傳統糕點。他說,高職唸的是電子科,後來發現與自己的志趣不符,於是大學去考與家業相關的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憑藉着從小「打底」的基礎,讓他手藝在繫上從落後、到超羣,自此也愛上了製作西式甜點,畢業後曾到臺北五星級飯店一展長才。
離鄉打拚的黃朝翔認想返鄉分享自己的甜點,於是回到金門金湖飯店擔任甜點師傅,期間認識了「牽手」楊雅倫,兩人結婚後有創業的念頭,在家人的支持下,整修自家位於後浦頭的閩式古厝,開啓了愜意甜點工作室。
黃朝翔負責研發各式甜點,法式檸檬塔、馬卡龍、各式蛋糕相繼出爐;楊雅倫則幫忙打理店務兼當行銷,設計特色包材包裝商品,透過網路的宣傳和口碑的建立,工作室一下成了網紅名店,吸引各地饕客慕名而來。
開店7年多來,甜點工作室也面臨不少挑戰。楊雅倫說,物價上漲,食材、包材、運費、水電等支出都大幅增加成本,但最大的衝擊還是甜點店如雨後春筍冒出來,民衆選擇多了,客源自然就分散掉,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抓住客人的味蕾,像開發古早味麪茶、小金門芋頭及金門高粱酒等別具在地特色的新甜點,目前正研究陸客喜好的口味,研發常溫甜點作爲伴手禮,讓大陸民衆也能愜意品嚐金門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