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鉛污染!陸研發「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光電轉換率17.7%
▲「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翻攝澎湃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近日宣佈研究成果,在綠色環保太陽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製出全球首款「全生命週期無害」的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僅徹底告別含鉛材料,更以17.7%的光電轉換效率創下世界紀錄。研究成果已於10月15日登上《自然》(Nature)期刊。
▲復旦大學樑佳青年研究員團隊。(圖/翻攝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效率高、成本低、製程簡便,被視爲下一代光伏(太陽能,下同)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但傳統材料含鉛,存在潛在環境與健康風險。
復旦大學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研究員樑佳團隊自2021年起聚焦以「錫」取代鉛,致力打造真正環保無毒的太陽能電池。
樑佳團隊針對缺陷調控、界面優化及載流子抽取等核心問題持續攻關,建立了從材料生長到能帶調控的完整技術體系。最終研發的錫基鈣鈦礦電池經第三方機構驗證,光電轉換效率達17.7%,超越此前全球紀錄的16.5%,成爲目前同類產品效率最高的裝置。
樑佳表示,新技術不僅環保安全,更適合在與人類密切接觸的能源場景應用,例如車頂發電系統或建築光伏整合,既能穩定供電,也可避免鉛污染。他強調,團隊下一步將與企業合作推動產業化,未來有望在光伏建築、可穿戴能源與離網供能等領域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