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報酬、假官員、視訊戲 屏東阿甘局長揭詐騙3大陷阱
▲甘炎民局長接受警廣高雄臺訪問。(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長甘炎民接受警廣專訪時提醒,詐騙集團常以「高報酬投資」或「高薪求職」等話術設局,甚至假冒政府機關恐嚇民衆。他強調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行業,遇到太好康的機會一定要多查一分、多想一秒,並善用「打詐儀表板」提升防詐意識,守住辛苦血汗錢。
甘炎民局長表示,從接觸詐騙話術開始,到用手機視訊通話全都是詐騙集團設計的一場戲,詐騙不像電影裡演得那麼誇張,它常常是一句看似關心的話、一個聽起來很合理的要求,就會突破我們純真善良的心防。
面對千變萬化的詐騙案件,爲了撕開詐騙假面,甘炎民局長接受警察廣播電臺高雄分臺專訪,語重心長地提醒鄉親,網路上自稱「投資專家」或「理財達人」的人,常以高報酬爲誘因,誘騙民衆將資金轉入不明帳戶,實際上是詐騙集團的慣用伎倆,天下間「沒有穩賺不賠的行業,只有騙子纔會說保證讓你獲利」、「只要多一分警覺,就能少一分遺憾。」呼籲大家一起來守住辛苦賺來的血汗錢。
他說,現在詐騙集團會鎖定社會新鮮人,透過「高薪、免經驗、包吃包住」等話術吸引點擊,用一步步的連環套路讓求職者交出個資、提款卡、電話門號,甚至被騙出國從事非法行爲,等到家人收到求救訊息時,往往已經太晚,「看到太好康的機會,一定要多想一秒、多查一點」,最近常有鄉親會接到假冒政府機關的詐騙電話,像是健保局、地政事務所,或自稱警察或檢察官的身分進行威脅性詐騙,說我們或家人涉刑事重罪,或房產登記資料有誤要進行認證或要監管帳戶等等,這些都是騙術的連環計,千萬不要相信。
「接到可疑電話,先不要慌,掛掉再查證,纔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期望鄉親們要多加利用「打詐儀表板」網站,瞭解最新詐騙案例與手法,提升自我防詐意識,才能避免成爲下一個詐騙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