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不只是在捍衛自己的利益”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所謂的“解放日”貿易戰已經打了近一個月,華盛頓在對大多數國家加徵關稅方面至少暫時退縮了——甚至承認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的天價關稅是不可持續的。

儘管華盛頓和世界其他國家最初低估了中國對特朗普“貿易戰2.0”的迅速反擊,但它們現在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勢。

中國給出的迴應很有分寸,幾乎是剋制的。它與特朗普的關稅措施針鋒相對,並在關稅突破125%後宣佈不再理會美方的後續行動。自今年2月特朗普開始加徵關稅以來,中國已在世貿組織挑戰美國的政策,限制關鍵礦產出口,並誓言要與美國的敵對行動抗爭到底。

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可能會暴露美國的弱點:預計美國商場貨架將空空如也,物價飆升,就像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公司的高管們告訴特朗普的那樣;股市低迷;民衆情緒低落,並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前帶來政治上的衝擊波。

如果到明年初還沒有解決方案,特朗普在國內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他的力量,迫使其放棄懲罰性貿易議程,進而破壞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國的更廣泛目標。

爲了應對供應鏈中斷,中國加快實施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此外,創紀錄的研發投入使得中國目前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和量子計算投資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通過倡導多邊主義、公平貿易以及由氣候倡議驅動的綠色未來,中國旨在填補全球領導力方面的空白。

中國還在積極爭取美國的盟友,並深化同東南亞的關係。中國正將自己定位成一個穩定的替代選擇。

特朗普已經沒有多少底牌了:俄烏衝突一拖再拖,讓人看不到盡頭;他吹噓的貿易協議仍未實現;他自己的支持率正在下滑。

在特朗普踉踉蹌蹌地度過執政百日並匆忙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之際,北京在這場鬥爭中佔據優勢。它有能力團結全球合作伙伴,迫使美國低頭回到談判桌前。特朗普的虛張聲勢掩蓋了一個現實:在這場貿易戰中,中國不只是在捍衛自己的利益,它還在重塑未來的全球秩序。(編譯/楊雪蕾)

本文由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9日發表,原題爲《特朗普舉步維艱,中國在貿易戰中佔據上風》,作者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創始院長姜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