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非洲人對美“關閉心門”,對華更加青睞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7月26日文章,原題:當美國實施關稅、援助和簽證削減措施時,非洲將中國視爲“有益夥伴” 副題:分析人士稱,由於美國“傷害他人卻期望忠誠”的不良模式,美非關係惡化,非洲更青睞中國 分析人士表示,隨着中國日益開放的貿易政策和經濟往來令美國越發封閉的行動方式相形見絀,美國正將其在非洲的影響力拱手讓給中國。分析人士是在中國上個月作出一項決定後得出該評估結果,當時中國宣佈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這意味着除斯威士蘭以外的所有非洲國家——落實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
中國的行動與美國政府加徵貿易關稅、削減援助和限制性簽證措施形成鮮明對比。美國不僅威脅要通過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削減對外援助,而且已經對喀麥隆、埃塞俄比亞、加納、尼日利亞和索馬里等國實施簽證限制措施。美國還計劃從8月1日起對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南非和突尼斯等國輸美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對有關非洲國家實施零關稅舉措,是在國際話語體系領域取得的重大勝利。此舉可能會進一步贏得非洲國家對中國的青睞,因爲這些國家越來越將中國視爲更可靠和更有益的合作伙伴。
美國前官員、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卡梅倫·哈德森表示,更令美國政府不安的是,華盛頓長期以來一直認爲,美國對非洲的援助和人道主義援助將贏得非洲的好感,從而使美國能如願以償地奉行任何政策,無論那些政策產生什麼後果。
但這早已成爲過去。“在非洲,美國已經基本上輸掉與中國的‘宣傳戰’,也未能向幾代非洲人充分闡明自身政策。”哈德森說,特朗普最近在關稅、移民和援助方面的行動可能給非洲人造成痛苦,“他們更願意華盛頓扮演一箇中立角色,而不是既傷害非洲又期望非洲對美國保持忠誠。”相比之下,中國一貫信守對非洲的承諾。
上個月在安哥拉舉行的美非商業峰會上,美國代表團力推“從援助轉向貿易”的商業外交戰略。然而,非洲各國政府通過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表達“嚴重關切”。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非洲項目主任扎伊納布·厄斯曼認爲,這些措施集中在美國擬實施的“對等關稅”和美國簽證禁令等方面,而有關簽證禁令已經縮短一些非洲國家的非移民簽證有效期。他說:“難怪如今中國在非洲輿論中的排名高於美國。”
民調機構“非洲晴雨表”有關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數據表明,60%的非洲人對中國影響力持正面看法,而對美國和歐盟的該比例分別爲53%和49%。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非洲項目研究員還認爲,2020年以來,這些看法發生變化,其中對中國的正面看法比例上升1個百分點,對美國的這一比例則下降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非洲人對美國的負面看法從2020年的13%驟增至今年的20%,這主要是因爲非洲人認爲美國干預非洲國家內政。哈德森表示,無論美國由哪個黨派執政,非洲人都認爲美國是一個“冷漠、不可靠和苛刻的國家”。
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商業與管理科學副教授伊拉基表示,中國的吸引力在於其可見性。中國在非洲開展許多顯而易見的項目,例如高速公路、港口和建築,這使得中國的影響力很容易讓非洲各國人民看到和感受到。伊拉基還表示,“非洲貿易商也在紛紛前往中國。如今更多非洲人瞭解真正的中國,他們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
在伊拉基看來,美國撤回援助和加徵關稅等舉動,也是導致非洲人對美國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他說,如今許多非洲人看着美國正對外國人關閉大門,“還記得被驅逐出境嗎?非洲人可能正對美國關閉心門。” (作者傑文斯·尼亞比亞格,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