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會商討明年核數師是否續聘普華永道,預計投資10億港元至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編輯:魏官紅

4月30日,香港交易所(HK00388,股價340.8港元,市值4321億港元;以下簡稱“港交所”)舉行股東周年大會,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行政總裁陳翊庭、首席營運總監及財務總監劉碧茵等高管出席並答股東問。

同日,港交所還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港交所一季度的收益和溢利均創歷史季度新高,同比、環比均實現增長。其中,收益實現近69億港元,同比上升32%,較2024年第四季度上升7%;股東應占溢利約爲41億港元,同比上升37%,較2024年第四季度上升8%。

股東大會上討論的焦點主要圍繞港交所是否續聘普華永道爲核數師、斥資63億港元向香港置地購買香港中環交易廣場辦公樓物業等事項。

有股東提問,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經與普華永道方面解約,港交所是否仍會繼續聘用其爲核數師。劉碧茵迴應稱,集團規模較大,要更換核數師會有詳細的流程,2025年度不會更換,內部會商討到2026年是否更換核數師。

收購中環物業反映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2024年,港交所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創歷史新高。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創224億港元新高,較2023年上升9%;股東應占溢利創下131億港元新高,較2023年上升10%。

前不久,港交所宣佈擬用63億港元向香港置地購買物業。標的爲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的九層辦公樓,以及在交易廣場一及二樓與香港金融大會堂相鄰的部分區域。此外,港交所將與相關方簽署新的長期租約,涉及港交所現已租用的位於交易廣場第二座的幾個樓層。

交易廣場正是港交所的總部所在,本次交易物業也將用於港交所總部建設,提升交易廣場作爲金融地標的地位。

唐家成在股東大會上回應本次交易的相關提問時表示,港交所已經在交易廣場40多年,(交易廣場)是港交所的“家”。香港置地很少出售(位於)中環的物業,所以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次收購也反映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另外,有市場消息稱個別上市公司可能計劃取消實體股東大會(即線下股東大會),因此有股東在現場表示,希望港交所繼續舉行實體股東大會。唐家成指出,沒有計劃取消實體股東大會,歡迎股東出席。陳翊庭補充道,還會考慮如何逐步讓內地投資者也參與港交所實體股東大會。

預計投資10億港元至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

過去一年,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較爲活躍,其推出多個新衍生產品合約,包括每週恆生科技指數期權及10只個股的每週期權,提升了香港期權生態圈活力,迎合市場對較短期期權產品越來越大的需求。

另外,港交所去年底宣佈,計劃在其領航星綜合現貨平臺(OCP)上引入新的交易後服務及功能,此前還宣佈開發新的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ODP),透過自身的技術實力,提升香港衍生產品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

在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到,港交所要自主研發衍生產品交易平臺。陳翊庭對此表示,預計將會投資10億港元至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ODP)。她認爲這筆投資非常值得,因爲可維持港交所與其他交易所的競爭優勢,衍生品的競爭非常激烈,其中的侷限是平臺沒有多元化產品和技術支持。

預計2025年年中起,港交所將在領航星綜合現貨平臺(OCP)上逐步引入新的交易後功能,爲證券市場提供現代化和高效的交易後服務。

今年一季度,港交所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創季度新高。其中,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創186.6萬張的季度新高,同比上升24%,較2024年第四季度上升13%。

同時,香港市場的股本融資活動在一季度顯著反彈,融資總額位居全球第二。多家A股公司同步尋求在香港上市,香港新股市場在一季度強勁增長,股本證券集資額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四倍。截至2025年3月31日,正在處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請數目上升至120宗,而去年底這一數字爲84宗。

4月29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時表示,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一直有迴流香港市場的意向,配合相關需求,港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包括針對“中概股”和其他海外發行人的融資需求和特性,對有關上市機制作出了全面檢討,以進一步便利“中概股”在港上市,目前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來,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33家“中概股”發行人迴流香港市場,其總市值佔所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約七成。

“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已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指示做好準備,並已與部分相關企業接觸。若仍未在香港市場上市的‘中概股’希望迴流,會爲其來港上市提供適當的指引與協助,讓香港成爲它們首選的上市地。有關具體措施會因具體情況調整,務必切合實際需要。”上述發言人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