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國安法實施5週年 鄧炳強向「反中港獨」喊話:快自首別遭棄用
▲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滿五週年。(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2020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正式生效日,今天是(30)日公佈實施滿5週年,香港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形容稱這5年來,國安法在香港發揮「定海神針」的關鍵作用,並且呼籲在逃「反中亂港」分子,「儘快返港自首,西方國家對這些人士提供的身分僅具臨時性,一旦失去利用價值,便會遭到棄用。」
香港國安法在港實施滿5週年,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反送中),當時鄧炳強身爲時任警務處處長,親歷街頭暴力衝突的高峰,也目睹了香港國家安全法律空白所引發的社會動盪,觸及內心很大感受,以及國安法實施後有很大改變。
鄧炳強表示,「我的感受當然很深。」自己當時是警務處處長,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見到戰友努力對抗街頭暴力,被人抹黑,家人被攻擊、起底,宿舍被破壞。「警員被暴徒襲擊,有警員更被潑腐蝕性液體,做過幾次手術,目前仍面對皮肉之苦,我覺得非常痛心。」
他指出,5年來,香港在國家安全意識方面提高了很多。「在國安法頒佈實施後,很多市民看到,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發揮了「定海神針」的關鍵作用。更多市民開始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也明白了『修例風波』背後有境外勢力在『搞鬼』。」
自公佈實施以來,讓執法部門「有法可依」,市民的權利自由及根本福祉得到了更好保障。當前,香港正處「由治及興」的重要階段,我們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穩定與繁榮。面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和國際形勢,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居安思危。
▲鄧炳強呼籲潛逃的「反中亂港」份子儘快返港自首。(圖/路透社)
針對仍在逃的「反中亂港」份子,鄧炳強指出,特區政府一直與不同司法管轄區保持有效合作與交流,堅持「違法必究」的原則。他強調,「呼籲潛逃者儘快返港自首,並指出部分西方國家對這些人士提供的身分僅具臨時性,一旦失去利用價值,便會遭到棄用。」
針對外界關注的境外勢力干預問題,鄧炳強則指出,隨着香港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相關干預手法也日趨多樣化與隱蔽化。除透過「軟對抗」滲透教育、文化及媒體外,還經常以「民主」與「自由」作爲包裝,發佈失實報道及歪曲言論,圖謀誤導輿論、抹黑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干涉香港內部事務。
對此,鄧炳強重申,特區政府絕不容許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干預香港事務。他指出,在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香港整體涉及國家安全的罪行呈下降趨勢。未來將持續強化社會層面的教育工作,增強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
談及外界對國安與自由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質疑,鄧炳強明確表示,「保障安全與維護自由並無衝突」。他指出,自香港迴歸以來,香港居民的人權與自由受到《憲法》與《基本法》的保障,國安法第4條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2條亦清晰規定,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應依法尊重與保障人權,包括言論、新聞、結社、集會、示威等自由。
不過,他也指出,如世界各地一樣,有關自由權利並非絕對,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他人權利時,依法可作適當限制。這一點亦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原則一致。
鄧炳強強調,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營商環境穩步改善,國際企業對本地法治信心持續上升。他援引數據指出,《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全球競爭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世界經濟自由度2024年度報告》則將香港評爲165個經濟體中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同時,香港仍爲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及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
「事實勝於雄辯」,鄧炳強最後指出,這些成績顯示,香港不僅是一座國際化、自由且法治完善的現代都市,也是實踐「一國兩制」成功的典範。特區政府未來將繼續堅守法治精神,鞏固安全根基,推動香港在穩定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