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恆指收盤逼近24,000點 再超臺股加權指數

港股今年以來一路狂飆追趕臺股, 26日港股開低震盪走高,恆生指數收盤大漲超過3.27%,收在23,787點,逼近24,000點大關,再度反超臺股加權指數26日收在23,402點。中新社

港股今年以來一路狂飆追趕臺股, 26日港股開低震盪走高,恆生指數收盤大漲超過3.27%,收在23,787點,逼近24,000點大關,再度反超臺股加權指數26日收盤23,402點。

近兩年港臺股市競爭持續進行,香港恆生指數在市場低迷狀態下,於2023年11月29日遭臺股加權指數超越,呈現「黃金交叉」,爲31年來首度,引起市場熱議。但去年10月2日港股一度反超臺股。

截至26日港股收盤,恆指報收23,787點,漲3.27%,恆生科技指數報收5,953點,漲4.47%。

盤面上,科網股普遍上漲,美團漲超9%,京東集團漲超8%、嗶哩嗶哩、小米集團漲超5%,阿里巴巴漲超4%。中資券商股整體走強,中國銀河、中金公司傳出將合併成爲大陸第三大券商,消息面激勵下,26日分別飆漲超17%、19%。

中信建投稱,2025年以來,港股恆生科技指數走勢強勁,成爲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一輪上漲主要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突破帶來的價值重估,以及全球資金對港股科技股的青睞。

中信建投指出,此次Deepseek-r1與OpenAI-o1性能差距不大,且成本大幅優化,因此投資者情緒出現重大轉向。一旦模型性能拉近,境內廠商在應用、場景探索方面也具有非常廣闊的可能性和政策支持環境,爲下游應用打開想像空間。

因此看好2025年港股市場,中概科技下半年或更加積極,關注電商、本地生活、遊戲、消費電子等內需賽道龍頭公司。

此外,當前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普及和認可,隨着技術革新和成本突破,有望推動商業化應用的持續拓展。港股新經濟龍頭在產業鏈和應用端具有相對突出競爭優勢,有望在AI大勢中涌現出新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