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人長期居留 增國安觀察期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左)、副主委沈有忠(右)20日參加「臺北科技杯愛地球公益路跑」,並向現場民衆宣導赴陸風險及鼓勵善用「國人赴陸港澳動態登錄系統」。(陸委會提供)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出席公益路跑活動時表示,因應近年香港人口結構遭大陸刻意「洗人口」及相關情勢變化,政府將針對港澳人士來臺居留制度調整,規畫增設「長期居留」選項,並提高國安審查門檻,以兼顧臺灣社會安全與申請者個人權益。

邱垂正指出,根據賴清德總統日前於國安高層會議指示,原籍中國大陸人士若申請來臺定居,須依我國法律確實放棄中國大陸的戶籍與護照;港澳人士部分,則計劃在既有的居留與定居制度之外,新增「長期居留」選項。

新制度下,港澳人士如只因工作往來需要,可透過申請「長期居留」取得個人工作簽證後自由進出臺灣。審查過程則會拉長觀察期,以利政府進行人流管理與國安評估。

其實早在賴清德總統上月提出「國安17條」時就提到:「對中國人士及港澳人士歸化及融入臺灣社會,在兼顧臺灣社會發展及個人權益下,須有更多國安考量。」隔日陸委會表示,目前港澳人士僅需居留1年即可申請定居,但許多申請移居者並未實際居住於臺灣,因此政府將延長觀察時間,判斷其真實留臺意願。

根據移民署資料,自2022年起,合法居留在臺灣的香港人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24年取得居留權的港人數量較2020年減少超過一半,顯示整體環境與制度變化對港人來臺意願已有影響。

此外,邱垂正提醒國人,赴陸港澳仍具一定風險,根據陸委會統計,自2024年初至2025年3月底,共有82起臺人赴陸後出現失聯、被盤查或遭限制自由的案例。他呼籲計劃前往陸港澳地區的民衆,務必善用「赴陸港澳動態登錄系統」,以利民衆在緊急狀況時,政府能提供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