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30招拚銀髮經濟 1年效益料21.6億美元 學者指措施零散

港府27日公佈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提出的一系列推行措施,列出五個範疇30項措施,共建銀髮友善社會。(中新社)

香港人口趨向超高齡化,去年香港每4人便有1名長者。統計處預測,到2043年,每3名港人便有1名長者,爲社會帶來嚴峻挑戰,但同時亦帶來機遇,包括龐大的銀色消費潛力。港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27日宣佈,推出共30項措施,涵蓋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釋放銀色生產動力5大範疇。

大公報報導,政務司副司長、「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組長卓永興表示,長者在飲食、個人衛生、健康、照護等方面,都與年輕人不同,有龐大消費潛力,銀色消費若每年有5%或10%增長,經濟效益可觀。工作組推出的措施,希望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

卓永興引述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統計,去年香港60歲或以上人士消費額達3420億元(港幣,下同,約436.3億美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約11%,估計10年後可增至4960億元,相信推出一系列措施後,每年消費額將有5%可觀增長,經濟效益約170億元(約21.6億美元)。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工作組27日宣佈5大範疇共30項措施,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勞工及福利局牽頭推行。商經局主要負責促進「銀色消費」及「銀色品質保證」,合共15項措施,並會增加適合年長人士的工作機會,以及開發跨境養老保險產品。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表示,就促進銀色消費,港府積極推動商界瞭解長者需要,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例如長者免費入場安排、長者專屬購物優惠等;又會推出「老友記食好啲」計劃,與餐飲業合作,於今年第三季推出與銀髮消費者相關的餐飲折扣優惠、更健康及易咀嚼的菜式、分量較輕盈的餐單等,吸引長者及家人朋友共同出外用餐,共聚天倫,預計會有超過100間食肆響應。

另據明報報導,副政務司長卓永興稱,措施涉及的業界及團體衆多,難以定下關鍵績效指標(KPI)。有學者認爲措施零散欠方向,未提具體計劃、階段性指標、預計成果,建議短期內做研究掌握不同組羣長者的需要,以助商界判斷應提供什麼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