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邑行業獲「喘息」 法外長:陸反傾銷調查期限延長3個月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宣佈,北京已同意將對法國干邑行業徵收額外關稅的最終決定推遲3個月。(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28日結束對中國大陸的訪問時宣佈,北京已同意將對法國干邑行業徵收額外關稅的最終決定推遲3個月,稱此舉有助於避免針對該行業的規定突然生效,並在大陸實施最終關稅之前,爲酒類生產商提供「喘息」機會。

巴霍此行訪問了新加坡、雅加達以及北京等地,28日訪問上海後結束在亞洲的訪問行程並返回法國。法廣報導,巴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法國干邑行業面臨的風險是調查期結束時的最終決定,調查期原定於 4 月 5 日結束,但他被告知調查實施決定已推遲3個月,排除了突然實施最終關稅的可能性。

巴霍強調,這是一種「緩解」,但他也認爲這是「第一步」,之後必須採取其他措施,以徹底解決這一爭端。此前他已強調,法國與中國兩國有着「共同目標」,即找到迅速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以便集中精力建立兩國夥伴關係,以及面向未來。

法新社報導,干邑行業在法國牽涉7.25萬個就業崗位,高度依賴出口,出口佔該行業銷售額的 98%,達到33.5億歐元(約合新臺幣1200億元),其中美國是其主要客戶(佔出貨量38%),其次是中國(25%)。

去年11月,中國宣佈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包括干邑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此舉被視爲北京就布魯塞爾去年10月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的迴應。12月25日,大陸商務部發布公告稱,鑑於本案情況複雜,決定將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