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範大學“紅匠宣講團”走進南康智能製造共享備料中心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日,一堂行走的蘇區振興思政大課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傢俱產業智能製造中心開講。贛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深入實踐教學基地,通過“走進車間煉本領、對話創新看變革、紮根調研強自信”的沉浸式學習,實地探究南康傢俱產業數字化轉型與綠色智造的發展路徑,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產業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的實踐智慧,探尋思政育人與產業創新的融合新範式。
南康傢俱產業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經理邱際祿作爲行業導師現場闡述了傢俱產業如何構建產業大腦,實現各環節數據互通與協同,打造共享備料、噴塗、設計、檢測中心促進資源共享,通過模式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整合產業鏈製造優勢,搭建科技創新新平臺,開創共享製造新模式,開拓生產性服務新路徑,實現了新質生產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贛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聶紹羣老師從南康傢俱上游環節——材料革命與供應鏈管理重構,中游環節——柔性製造與產業協同及下游環節——數字化精準觸達與場景化營銷體系建設等角度,爲同學們深入講解了供應鏈協同管理與高質量發展的耦合關係。
“實踐邏輯驗證理論真理性:從木匠之鄉到家居之都的跨越,印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科學性。”贛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省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徐霞現場深入解讀了將南康傢俱產業蝶變融入思政教育,使工匠精神成爲踐行新質生產力的文化基因,培育新時代創新型勞動者實踐背後的理論內涵。
躬身實踐悟真知是蘇區振興思政大課的最終落腳點。同學們通過深入南康傢俱產業基地,實地瞭解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新變化,親身體驗智能製造的成效,在“實踐歸來話成長”學習分享會中,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悟,並積極參與基於蘇區振興思政大課學習成果轉化的創新創業項目。(聶紹羣、吳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