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畝產超四百公斤 甘肅通渭旱地冬小麥單產提升技術成效顯著

2025年6月28日,國家小麥產業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西北地區玉米小麥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關鍵技術與集成示範”項目示範區——“旱地冬小麥單產提升技術與示範”種植實產測定現場會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常家河鎮南河村召開。

技術員確定單產測試面積(通渭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員張正斌,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正高級農藝師孔建祿,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通渭縣科技特派團團長、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常磊,定西市和通渭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員及當地羣衆、農機合作社代表60餘人參加了觀摩和測產活動。

收集測試麥子(通渭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南河村百畝小麥示範田現場,甘肅農業大學常磊教授詳細介紹了在這裡實施的“黑膜全覆蓋結合有機肥替代栽培”集成技術的操作要點、應用成效、品種優勢和增產潛力,重點講解了“良種、良法、良技”融合在應對乾旱條件下實現小麥穩產增產的核心原理。中科院研究員張正斌在觀摩後高度評價“甘農大團隊在旱作農業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勉勵團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系統總結先進生產技術,積極向旱作農業區推廣。”據悉,近年來,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通渭縣科技特派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和甘肅農業大學的主導實施,並在定西市和通渭縣農技推廣中心積極配合下,在南河村試驗基地採用黑膜全覆蓋結合有機肥替代栽培技術試種的旱地冬小麥“蘭大211”及“紫優11號”等均獲得成功,今年,在春季十分乾旱條件下采用新技術試驗種植的寒旱區旱地冬小麥現場測產畝產超四百公斤。

技術人員測試小麥進行含水量(通渭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嚴峻的乾旱挑戰下,“良種、良法、良技”融合技術展現出的顯著增產成效,獲得了國家級專家的高度認可。該技術的成功示範與推廣,不僅爲通渭縣及類似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小麥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大幅提升了區域糧食穩產能力,更對築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推動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張子斌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央廣網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