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組虛晃一招 連敗骨牌效應難止
(圖/本報系資料照)
綠營罷免操作連敗,內閣順勢改組,但閣揆卓榮泰無異動,內閣只小幅改組,雖有多位次長調整,首長大多仍安其位,被解讀爲改革誠意不夠。而內閣改組連動府、黨及黨團佈局,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也啓動黨務人事調整,並稱「如果黨團改選,我相信會更符合社會期待」,此舉等於呼應黨內對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批判,想藉清理戰場爲連敗畫下句點。
綜觀來看,內閣改組只是虛晃一招,罷免連敗等於被投下不信任票的卓揆仍安於其位,加上黨部一級主管人事或是老柯被黨內圍攻,凡此種種,綠營雖美其名爲改革或迴應民衆需求,實則仍只是賴總統的維權之舉。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僅36%,不信任度高達55.1%;滿意度31%,不滿意度60.5%來看,賴若只想維權不願對話,綠營要止住連敗的骨牌,恐有懸念。
卓揆未去職,雖有脈絡,但風險卻高。以留任邏輯來說,卓下臺,恐無合適接任人選,若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接任,賴要找到能相信的人繼任總統府秘書長或許不易,所以卓、潘不動,行政部門不再向其他派系釋權或許是理性抉擇。
但卓留任,日後朝野互動風險必然更高,第一,綠營連敗,早凸顯卓揆不被人民信任,權威盡失的閣揆要統領內閣已不易,遑論還要與氣勢如虹的在野攻防?第二,卓不下臺,內閣部次長更換僅16人,無法氣象一新,即便運動部長李洋是亮點,但要其光環照亮整個內閣,談何容易?
第三,卓續任顯示賴無意向在野陣營求才,也未必願與藍白妥協。因此,未來朝野鬥爭幾無可能緩解,內閣改組只是新一波攻防的起手式,卓揆充其量就是賴的防火牆而已。
況且民進黨秘書長由被認爲「戰狼」色彩明顯的徐國勇接任,賴清德除希望藉黨內釋權來與英系修補關係、防跛鴨外,報載徐已召開派系會議,發動連署全面改選黨團幹部,劍指柯建銘,頗有爲罷免連敗清理戰場之勢。
不論切割或咎責,只要老柯卸任,賴也能更進一步控制黨團,不會被牽着鼻子走,畢竟黨團新干部只會唯黨意是從,以免重蹈覆轍,才最穩妥,如此賴統領黨團更將如臂使指。遑論連蔡英文也至官邸向賴打氣併力挺,在牢牢掌握府院黨及黨團之下,即便支持度持續下探,要讓賴警醒並與在野黨妥協,仍有難度。
特別是藍營主席改選、藍白合等議題一旦被綠營找到破口,賴更能反手操作、軟土深掘。因此在野黨仍得嚴陣以待,唯有針對關稅、能源等綠營弱項搶攻,一方面牽制賴,另方面訴求民意,才能與集府院黨權力於一身的賴清德,分庭抗禮。(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