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體育班5C 新北議員促補救學業

爲建立系統性及一貫化的運動訓練機制,臺灣從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皆設有體育班,培訓重點選手。(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正值國中會考,全世界目前僅臺灣從小學一路至高中設立體育班。新北市議員彭佳芸表示,根據統計,全國體育班有1成8的學生會考成績拿5C,棒球體育班拿5C學生更高達3成6,遠高於一般學生的6%,新北市府應強化補救教學制度與教學支持。對此,教育局說明,於課餘或寒暑假等時段補課;體育局補充,學生未達成績標準,需輔導課業。

爲建立系統性及一貫化的運動訓練機制,臺灣從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皆設有體育班,培訓重點選手。舉例來說,新北市明德高中1995年成立體育班以來,在全中運已累計奪得金牌數突破200金,近年射箭雷千瑩、湯智鈞、戴宇軒,田徑陳彩娟等多位校友參加亞、奧運榮獲佳績。

彭佳芸日前質詢指出,根據全國會考數據統計,有18%體育班學生會考僅拿5C,遠高於一般學生的6%,棒球體育班5C比例更高達36%。團隊競技運動項目需長時間訓練,導致課業難以兼顧;對比桌球、柔道等單項運動,學生較無團隊練習時間,學習時間較彈性,仍保有時間自主學習。

彭佳芸表示,臺灣體育班整體制度未對學生未來生涯與學力培養做出完善設計,以棒球體育班爲例,6000名青少年球員僅約360人能進入職棒,平均年資僅4.8年,退役年齡更僅28.7歲。顯示大多數體育班學生不到29歲即轉換跑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支持至關重要。

彭佳芸說,市府對於棒球、籃球、足球等團隊競技運動體育班學生,應該加強補救教學與課業支持,主動肩負起義務教育的責任,不能讓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就被教育制度放棄。

教育局說明,將持續與體育局研商體育班學力強化策略,要求各校盤點統整學校整體教學與學習資源,協調於體育班訓練的課餘、晚自習及寒暑假等時段辦理課業補救與賽後補課。

體育局補充,爲提升體育班學力,落實每日訓練時數、每學年培訓及出賽日數上限;督導學校訂定出賽課業成績基準,未達標準,學生須進行課業輔導或學習扶助,學生出賽後也需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