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省道400處照明不足路口 增加夜間行人安全

交通部預計改善400處省道照明不足路口,提升安全性。(交通部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爲減少路口交通事故,交通部公路局今宣佈,今年將透過省道路口安全改善計劃,盤點近3年常發生行人事故,影響行人或行車安全之虞等路口,預計改善400處照明不足路口,同時輔以路燈「色偏差」達提醒效果,讓行人通行時更易被駕駛看見。

公路局長陳文瑞說明,路口照明對用路人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提高能見度、增加交通安全、防範犯罪、促進交通順暢等,根據交通工程規範第七章,行人穿越道得設置照明,使車輛駕駛於夜間或光線不佳時,可清楚辨識行人穿越道上或停等的行人,提高行人通行安全,行人穿越道應與路線斜坡相銜接。

陳文瑞指出,去年已透過「省道路口安全改善計劃」,針對282處照明不足路口辦理改善,並於去年12月9日前全數改善完畢,公路局今年也透過該計劃,特別以近3年常發生行人事故,有影響行人及行車安全之虞等路口盤點,預計從中改善400處照明不足路口。

陳文瑞提到,今年起利用不同色溫燈具間產生的色偏差提醒用路人注意,在已確實考量光害影響下,以「路段爲黃光,路口改爲白光」爲換裝原則,讓行人通過路口時更易被察覺。

公路局預計於今年先以試辦方式辦理汰換,預計4月1日前完成7至10處路口,後續將持續追蹤更換白光路口後的事故改善率及觀察有無其他不利影響。

交通部長陳世凱也說,路口視線非常重要,尤其是晚間,除省道路口優先改善外,路口行穿線將優先做照明,一般道路的黃燈會改成白燈,顏色上做出區別,亮度也增加,駕駛行經路口時,可明顯看到有行人正在通過,提升安全性。